今天
《内蒙古日报》
刊发连版
《让绿色发展的底色更亮——
呼和浩特市积极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青城样板”》
↓↓↓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地处祖国正北方,生态地位极为重要。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坚持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在荣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后,年获得“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殊荣。“生态”已经成为首府的“宝贵财富”,“绿色”已经成为青城的“最美底色”。
呼和浩特市满目绿色
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为内蒙古确立的战略定位。
要树牢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定生态优先的政治导向和价值追求,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真正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一旦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出现矛盾,毫不犹豫把生态环境保护挺在前头。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作出明确要求。
大青山前坡
首府要发挥先行示范作用,自觉担负起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重大政治责任,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领域、全方位推动发展绿色转型,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围绕党中央重要要求和自治区安排部署,呼和浩特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努力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发展目标。
生态优先
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大力推进“山川河海”行动,重点实施了东部生态屏障、沿黄生态走廊、城市增绿提质、森林村镇建设、绿廊通道建设、丘陵区经济林建设等九大工程,着力改善大青山前坡、沿黄流域、国省干道、厂矿园区、城镇乡村的生态环境。目前,已建成绿色矿山24个,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工矿企业全部关停退出,完成国土生态修复治理万亩。截至去年,首府森林覆盖率达到2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72平方米。
依托大青山全域,呼和浩特市打造了“山城相依、绿色绕城”的绿色生态屏障,还原敕勒川草原花、草、水、鸟共适的自然状态,再现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敕勒川美景。
哈素海
敕勒川草原是距离城市最近的草原,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部,总面积超过2万亩。如今,每当人们在这里看着碧空如洗的蓝天,呼吸着带着草香的空气,置身于如画美景中时,就会情不自禁想起那首脍炙人口的《敕勒歌》。
敕勒川草原就是《敕勒歌》中所描绘的草原腹地,这里曾经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但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十年前的状况是土地撂荒、沙石遍地,春秋风起漫天黄沙。
从年开始,呼和浩特市启动大青山前坡生态修复工程,第一步就是修复敕勒川草原。
“我们来到这片土地后,首先是研究这片土地在50、年间,在它生态最好的时候,曾经长过什么植物。其次,我们要对这2万亩土地进行全面体检,水土气、人草畜、微生物,什么样的品种、草种在目前的环境下有可能生长。”对敕勒川草原进行科学修复的蒙草生态相关负责人高俊刚介绍说,敕勒川草原生态恢复是一项综合治理工程,一个最大特点是,充分体现了大数据在草原生态修复领域中的应用。
在生态大数据的支持下,蒙草生态制定出“尊重自然规律,模仿天然草原,人工干预以先锋植物为基底,后期靠自然恢复”的方案,应用科学配比的乡土植物品种、配合科学的建植和管理技术进行生态修复。
如今,敕勒川草原已基本恢复原有生态状况,草原植物从播种时的20种恢复到50多种,实现了草原自愈,再现了草原风光。马牛羊、狐狸、野兔、蜜蜂、蚯蚓等动物也回归了这片乐土,这里已经成为集草原保护、草原修复、草原文化于一体,融合观光、休闲、生态研学、体育运动、马术、会议庆典等多功能的自然生态草原旅游区。
年,敕勒川草原成为全国首个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
美丽的敕勒川草原
开展黄河呼和浩特段全流域治理,让黄河成为岸绿、景美、民富的生态河、幸福河,这是黄河两岸人民的期盼,也是政府为之奋斗的目标。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科学规划发展路径,认真谋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河湖生态和林草保护修复“两大工程”,推进水土保持和国土绿化“两大行动”,构建起北部高原、中部平原、南部山区“三板块”和大青山黄河“两屏障”、骨干河流“多廊道”、市域内多处湿地和自然保护地“多节点”的网络化生态安全格局。
呼和浩特市对市域内大黑河城区段、小黑河、扎达盖河、哈拉更河等河段进行综合治理,治理总长度68.6公里,治理水域万平方米,城区7段黑臭水体全部消除,实现长治久清目标。同时,利用河道整治腾退土地,新增绿地近2万亩,小黑河东段、东河、大黑河军事主题公园、大黑河北岸花海等地,已成为市民避暑休闲的好去处、网红争相前往的打卡地。
为了让市民能够徜徉在绿道中,呼和浩特市按照大青山前坡浅山型、大黑河郊野型、小黑河滨水型、快速路环线型、服务百姓社区型和公园型加快建设青城绿道,年建成城市绿道公里,建成口袋公园、社区游园个。
咬定青山不放松。下一步,呼和浩特市还将持续组织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重大工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进一步筑牢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和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体现首府担当、作出首府贡献。
绿色发展
打造现代优势特色产业体系
呼和浩特市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全力推进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现代化工、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技术“六大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作表率。
“目前我们总体谋划了‘六大产业集群’全链条项目有个,制定了各个集群的三年行动方案,同时围绕‘六大产业集群’从产业发展、招商定位、龙头企业带动等方面,编制了图谱和清单。”呼和浩特市发改委主任李晓燕介绍说。
“六大产业集群”之首,就是培育以乳业、草种业为龙头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围绕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带动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做强做优,全力建成“世界乳都”。
呼和浩特市乳制品加工业位居全国前列,全市有各类乳制品加工龙头企业10家,伊利、蒙牛进入全球乳业前10位。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和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项目先后于年、年开工,年将全部投产,全市鲜奶年设计加工能力达到万吨。
为丰富奶源结构,目前,呼和浩特市在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建成盛健、蒙羊羊、华颐乐3处羊奶加工厂,日处理鲜奶设计能力达到吨。敕勒川优质奶源基地已基本建成,全市奶牛存栏31.8万头,头以上规模化养殖场个,年产鲜奶万吨。全市已建成奶羊养殖场11个,奶羊存栏5万只。在养殖业发展的同时,呼和浩特市饲草料基地建设也同步跟进,全市青贮玉米种植稳定在万亩左右,目前,苜蓿、燕麦草等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27万亩。与此同时,奶畜种业也在逐步提升,依托赛科星集团培育国际注册种公牛头,奶牛良种覆盖率达到%。
在加大乳产业链建设的同时,呼和浩特市大力推动生猪产业链、玉米产业链、马铃薯产业链、杂粮和油料全产业链、肉牛肉羊产业链、都市农业产业链等发展力度,全面提升首府优质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能力,努力在内蒙古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中作出表率。
呼和浩特市还有着扎实的清洁能源产业基础,截至年底,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47.46亿千瓦时。目前,呼和浩特市风光新能源发电发展迅速,全市投产、在建、拟建项目总规模万千瓦,已投产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36亿千瓦时。抽水蓄能发电调峰作用也日益凸显,抽水蓄能发电装机万千瓦,发电量—年连续三年分别为7.2亿千瓦时、8.33亿千瓦时、11.09亿千瓦时。未来,呼和浩特市将坚持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加快煤电清洁化、绿色化改造,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和风光氢储一体化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优化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建设多元新型能源结构。
呼和浩特市现代化工产业已经形成以石油炼化、煤化工、天然气化工、氯碱化工为支撑的产业体系,中石油万吨炼化生产线是全区唯一的大型石油炼化基地,在建的久泰能源年产万吨乙二醇项目为发展下游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奠定了基础,旭阳中燃万吨/年焦化及制氢综合利用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将按照“能化一体”思路,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积极发展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促进煤化工、石油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小黑河东段
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业是近年来首府工业经济中成长最快的产业,年产值.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0.6%。呼和浩特市硅材料产业已经形成明显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随着中环光伏单晶硅五期相继投产,单晶硅产能达到85GW。“十四五”时期,随着“双碳”战略实施,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大幅增加,光伏材料将有广阔新增市场空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呼和浩特市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已完成培育期,迎来行业高速增值期。芳纶纤维、陶瓷纤维、碳纤维、富勒烯、纳米碳化硅粉、蓝宝石等新材料也形成一定产业基础,以电气设备、农业机械、通用设备、专业设备为主的装备制造业也已形成一定优势和品牌影响力。
生物医药是呼和浩特市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产业集群之一。全市拥有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21家,各类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机构79个。建成生物医药投资项目41个,形成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区。呼和浩特市拥有全球最大的口蹄疫疫苗智能制造基地,仅金宇生物口蹄疫疫苗的国内市场份额就连续多年排名第一。呼和浩特市生物发酵与制药产业集群效应明显,现已建成生物发酵容积9.4万立方米,形成了“玉米—淀粉—液糖—中间体—原料药—成品药”的产业链,产品品种丰富,实现年产值超过亿元,阜丰的黄原胶产能、金河生物的兽用金霉素产销量全球领先,金达威、神舟生物的辅酶Q10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双奇药业的主导产品“金双歧”“定君生”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并收录《国家医保目录》中。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市中(蒙)医药产业近年来也发展迅速,盛齐堂药业、大唐药业等中(蒙)医药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通过持续努力,呼和浩特市成为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拥有北方规模最大、算力最强的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三大运营商均建立数据中心,服务器装机能力达到72万台,位居全国前列。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决定在呼和浩特市布局数据、运营、研发中心。如今,呼和浩特市大数据产业链也日趋完善,信息软件服务业企业达到0家,年产值达亿元。
目前,呼和浩特市正在发挥首府政治、经济、文化、区位等方面独特优势,加快构建“东融、西联、南通、北开”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区域交通物流中心、区域现代消费中心、区域休闲度假中心,让呼和浩特市成为祖国北疆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国家重要的物流枢纽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成为“中国北方服务名城”,成为各地游客圆梦大草原、唱响黄河谣的最佳选择。
绿色生活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家园
最近几年,每当春回大地之时,土默特左旗的海流水库就会迎来大批迁徙归来的候鸟,给沉寂一冬的水库增添了勃勃生机。水库上鸟群悠闲自乐、翩翩起舞,呈现出一派生态和谐景象。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加大力度落实河湖长制,大力实施河湖“清五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乱排)行动,推动河湖保护治理规范化常态化并向纵深发展,年开展了河湖治理“百日攻坚行动”,实现了市级河湖与全市规模以上河流河道岸线管理范围“五乱”问题清仓见底,阶段性清零。与此同时,黄河滩区问题综合整治也顺利开展。
中国电信云计算内蒙古信息园员工正在工作
“以前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碳、倒灰,现在我们彻底告别了生炉子历史,家里干净了,外面空气也好了。”从年冬季开始,新城区代洲营村村民李云梅一家就再也不用生火炉取暖了,集中供暖让村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干净。
“新城区代洲营村集中供暖从年开始进行改造,现在集中供暖面积70多万平方米,供热用户多户,为‘呼和浩特蓝’作出了积极贡献。”新城区代洲营村党总支副书记李连连介绍说。
年,呼和浩特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个、万平方米,完成城区64公里供热管网互联互通工程。
“我们将持续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行清洁供热,继续开展燃煤散烧综合整治,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城市更新,持续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城市快速路网体系,加快实施特色街区改造工程,不断补齐城市功能短板弱项,提升城市品质和承载能力。”呼和浩特市住建局局长张玮表态。
风电工业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全力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攻坚力度,高污染禁燃区全部实现清洁取暖,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日常;城市地表水、地下水、入黄水全部达标,使“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灵动无限;农村面源污染全面治理、垃圾处置全面管控,把“安宁幽静、鸟语花香”融入广大群众寻常生活。
一直以来,呼和浩特市在全市范围内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大力推广“绿色出行”,年,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积极培养“绿色习惯”,目前,市区32个办事处、个社区、个住宅小区、.9万户居民和所有公共机构、学校普遍推行了生活垃圾分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覆盖率达到了%,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0.2%;努力引导“绿色消费”,党政机关开展建筑节能改造,新建民用建筑推行执行绿色标准……
出行公共交通、餐厅光盘行动、简约适度消费、出门随手关灯……
绿色生活方式已成为首府群众追求的新时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