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合,从西汉至北魏七百多年中,不少重大历史事件都和这个地名有关,如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年),汉将柴武在参合斩叛将韩王信;西晋惠帝元康五年(公元年)鲜卑族首领入据代郡之参合陂;公元年拓跋什翼键会北方诸部落首领于参合陂,以及公元年的北魏后燕参合陂大战等,都是和参合有关的。
首先我们先看看我国两大权威辞书《辞海》以及《辞源》对参合定义:
凉城《辞海》参合:古县名,西汉置。1.治所在今阳高东南,东汉末废。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年)柴武斩韩王信于此。2.东魏置。治所在今内蒙古凉城西南近长城处,北齐废。
陂名。在今内蒙古凉城东北。公元年拓什翼键会诸部落首领于此。公元年后燕慕容垂遣子宝伐魏,大败于此,北魏势力自此进入中原。
古径名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东北,俗称苍鹤径,又名参合口。
《辞源》参合:古县名汉置,属代郡,后废。在今阳高县东南《汉书·高帝纪》下:将军柴武斩韩王信于参合。
径名。即山西左云县(应为右玉县)西北的杀虎口,《水经注》三(河水):“沃水又东经参合县南,魏因参合径以名也,北俗谓之仓鹤径,道出其中,亦谓之参合口,径在县之西北。”
阳高.原参合陂附近由两部辞书我们可以得知参合县有两处,一是阳高东南;二是内蒙古凉城西南。而《辞源》的古县名款中提到了位于阳高的参合,但它却是引用《水经注》文中“沃水又东经参合县南”,而沃水在凉城西南。
纵观《汉书》、《晋书》、《魏书》的中的地理志发现,代郡十八县中有参合,而《晋书》代郡只有四县,这是对的,因为晋时的代郡已经缩小到只剩汉代的东南部了,原参合、高柳早已沦为鲜卑人之手了。况且,西汉的参合在东汉末年战乱中就已经不存在。《魏书》中是有参合县的,在梁城郡名下。
阳高.原参合陂附近汉代的参合县(阳高)存在了大约年,虽然消失了,但作为古地名是依旧存在的。由于参合县有两个,便产生了相应的关系,参合也有两个,而“参合陂之战”究竟发生在内蒙古凉城、还是山西阳高呢?
早在三世纪中叶,即三国到西晋时期,鲜卑(拓跋部)的南部势力已深入到平城大同一带,将今雁门关外西部、西南部大部分地区占据。公元年,拓跋氏氏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别进驻于上谷(今河北官厅水库一带)、参合陂北部及盛乐,而入据参合陂的首领即是拓跋猗迤《魏书·序纪》载:…以文帝之长子桓皇帝讳猗迤统一部居代郡之参合陂北。
阳高.原参合陂附近参合县(阳高)在今阳高县城东北一带,辖区范围大致现在沿北坡明长城一带向东,至天镇之北,附近有镇门口、水磨口、白羊口,而县治在白羊口一带,此处山高岭险,而又据敦水较近,只十里左右。是符合《水经注》中“敦水东流经参合县故城南”之说的。
我们再看《魏书·序纪》中关于发生在参合陂在几件有历史意义的大事记载:“昭成皇帝讳什翼犍立……十一月,帝即位于繁畤之北,时年十九,称建国元年……夏五月,朝诸大人于参合陂,议欲定都(三滴水加垒)源川,连日不决,乃从太后计而止,”“三年春,移都于云中(和林格尔)之盛乐宫。”
阳高.云门山附近繁峙故地在今浑源到应县的浑河南岸西坊城一带,什翼犍为什么要在繁時即位?这是拓跋部落势力向内地深入的需要,早在年,拓跋氏就“城盛乐为北部,修故平城为南都”可见,拓跋氏很早就看中了大同川这块宝地。而什翼键在繁時即位正是继承先祖的遗志,此外,应县一带北有龙首山,南有夏屋山,向被认为是风水宝地,这里本身就是大同川的一部分,在此即位是很有道理的。
那么,什翼犍为何要把这样一次重要的部落聚会选在参合陂呢?
阳高.云门山附近这与参合陂的地理位置有关。如前面所说,参合陂与参合县相因为名,一般说是县以地名,即先有山水名,而后有县名。参合县城在水磨口或白羊口一带即如今的云门山南麓。这里是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的。从此地沿南洋河古称雁门水东出可通幽州,出东北山口则可达鲜卑故地辽河一带。
正是因为参合陂一带如此重要,所以代王拓跋什翼犍在首次诸部“大人”聚会三年之后,在这里又举行了第二次聚会,并举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也正是两次参合陂部落首领的聚会,揭开了鲜卑拓跋部挺进中原的序幕。之后拓跋什翼犍定都(三滴水加垒)源川的宏大志愿由他的孙子拓跋珪实现了。
阳高.参合故县附近对于拓跋珪来说,参合陂不仅是先祖心目中的圣地,而且还是他本人的出生地。公元年拓跋珪终于迁都平城大同,占据大同盆地这一当时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而在迁都的前三年,拓跋珪与后燕的参合陂大战则是历史上一次影响重大的战役。
魏都平城.云冈石窟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