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着张汤的脚步,一大批酷吏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对许多人来说,他们是噩梦。但对帝国来说,他们是刚需。
于公于私,汉武帝都喜欢酷吏。于公,武帝要加强皇权、打击豪强。当时的豪强,豪横到什么程度?老百姓说:宁负二千石,无负豪大家。意思就是:宁可得罪省领导,不敢招惹豪强(包括地头蛇)。于私,武帝的个性中,确实有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一面。除了自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昭平君(姓名不详)是武帝的亲外甥(武帝的姐姐隆虑公主老来得子,独子)。他还是武帝的女婿,老婆是夷安公主。这样的身份,当然是为所欲为、横行霸道了。隆虑公主去世前,很担心儿子将来闯祸、掉脑袋,于是,就提前缴纳重金(金千斤、钱千万),向武帝申请:如果我儿子将来犯了死罪,希望能用这笔钱抵罪。
武帝答应了。后来,昭平君果然不负众望,犯了死罪(醉酒杀人)。身边人提醒武帝:“您姐姐已经交过预付款了,当时,您也同意了。”武帝沉默了很久,然后,泪流满面地说:“我姐姐老来得子,而且就这一个儿子,临死前托付给了我。但我如果因此而践踏法律,上对不起列祖列宗,下对不起黎民百姓。”于是,昭平君被处死。武帝伤心了很久。
所以,对于武帝来说,酷吏是刚需。武帝朝酷吏很多,除了以张汤为首的十大酷吏外,地方高官中,很多也都是酷吏。而对于张汤们来说,做酷吏也是刚需。酷吏的出身普遍很低。以武帝朝十大酷吏为例,除了早期的宁成、周阳由是郎官出身外,其他都是底层出身:张汤,刀笔吏;赵禹,刀笔吏;义纵,盗贼;王温舒,抢劫杀人犯;尹齐,刀笔吏;杨仆,刀笔吏;减宣,刀笔吏;杜周,刀笔吏。他们要向上流动,渠道很少,当酷吏就是难得的、甚至是唯一的机会。
长期以来,酷吏被很多人批判,因为他们残酷暴虐。
比如义纵,调任定襄郡(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一带)太守时,一到任就封了监狱,一天之内将二百多名犯人、二百多名私自探监的人全部判处死刑。定襄郡上下不寒而栗。
比如王温舒,调任河内郡太守时,九月到任,第一时间让下属准备了五十匹快马,然后抓捕当地豪强和涉案人员共计一千多家,然后将判决结果快马报送朝廷:轻罪的,斩首;重罪的,灭门;家产全部没收。五十匹快马很给力,朝廷的批复件两三天就回来了:同意。于是,王温舒大开杀戒。史书的描述是:流血十余里。当时的法律规定,只能冬季杀人,即农历十月到十二月。王温舒杀了一个冬天。然后,春天来了。王温舒跺着脚、咬着牙说:“他妈的!如果冬季能延长一个月就好了。”
比如杜周,当廷尉时,长安的监狱里被关押的省部级高官,从来没少于一百人;普通干部群众就更多了,每年高达十多万人,长安的监狱都不够用了。
官不聊生,豪强不聊生,民不聊生。部级高官汲黯骂张汤“断子绝孙”。普通干部群众说:宁可碰见母老虎,也不愿看见宁成。但武帝很喜欢,因为酷吏很好用。
第一,忠心耿耿。杜周有句名言:上面的意思就是法律(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所以,武帝想搞谁,他就判谁有罪;武帝想放谁,他就判谁无罪。
第二,不畏权贵。酷吏的主要工作是严打豪强,包括皇亲国戚、高官和地方恶势力。这是个高危职业,某种意义上,就是送死。比如张汤,因为得罪赵王刘彭祖、丞相庄青翟而被诬陷,自杀。比如尹齐,因为在任时杀人太多,死后,仇家要烧了他的尸体。武帝朝十大酷吏,有六人因罪而死(自杀或被杀)。但酷吏们不怕。因为他们能力很强、机会很少,不顾一切也要往上爬。宁成有句名言:当官到不了正部,经商挣不了一个小目标,还算个人吗(仕不至二千石,贾不至万万,安可比人乎)?
第三,能力强、见效快。《史记》《汉书》在描述酷吏时,除了残酷暴虐外,还经常出现一个词:道不拾遗。当然,这是严刑酷法下的道不拾遗。其他优秀官员也可以把地方治理得道不拾遗,但酷吏的严刑酷法见效更快。比如义纵治理定襄郡。定襄郡是边境重镇、抗匈前线,但吏治败坏、治安混乱,严重影响打匈奴。所以,武帝派义纵去救火。义纵到任后,一天杀了四百多人,定襄郡瞬间成为全国治安模范郡。比如张汤高压推行的告缗令,让财政枯竭的汉武帝国短时间内迅速回血:得民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宅亦如之。就算严厉批判酷吏的司马迁也承认,他们是称职的官员。
第四,也是很关键的一点,酷吏们不结党。酷吏的酷,还在于一酷到底。什么同行、师生、上下级,只要上面让搞你,我绝对往死里搞。比如,新酷吏义纵被任命为南阳郡(今河南省南阳市、湖北省随州市一带)太守,老酷吏宁成慌了。因为宁成是南阳人,宁成当了部级高官以后,他家就成了南阳著名豪强。所以,当义纵去南阳上任、路过宁成的辖区时,宁成卑躬屈膝,各种讨好。没用!义纵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立案调查宁家,然后,“破碎其家”。比如,张汤和赵禹是老同事(在大内办公厅工作时,曾一起修订法律)、好兄弟(两人交欢,而兄事禹)。张汤被诬陷下狱后,武帝派赵禹去劝张汤自杀。赵禹一不替张汤求情,二不推诿敷衍,圆满完成任务。
除了与众不同的个性外,酷吏们也知道,自己最大的价值就是皇帝的一把刀,不可以也没资格有任何感情。说好听些,是孤臣;说难听些,是鹰犬。西汉后期的酷吏尹赏总结得很到位。他临终前对儿子们说:“大丈夫为官,不要怕因为残忍狠毒被撸,因为领导事后想起你的功劳,就会重新重用你。但如果你因为软弱失职被撸,那你这辈子就别想再当官了,因为这比贪污受贿还丢人。切记,切记。”后来,尹赏的四个儿子全部成为部级高官。
所以,虽然也有酷吏贪赃枉法,但武帝总体上对他们很满意。有人说,酷吏才是武帝最喜欢的官员。
十大酷吏中,出了两个世家名门。
一个是张汤。张汤官至御史大夫(正国级),权倾一时;儿子张安世是一代名臣,官至大司马卫将军、领尚书事(正国级、军政一把手),被封富平侯;孙子张延寿官至光禄勋(大内办公厅主任+警卫局局长+禁军司令)……张家代代荣华富贵,红火了近二百年。
另一个是杜周。他才是酷吏中最大的彩蛋。杜周的三个儿子,两个正部级,一个正国级(御史大夫)。正国级那个叫杜延年,也是一代名臣,被封建平侯。魏晋时期,杜周有两个著名的后代:杜畿(魏国宰相)、杜预(儒将、灭吴功臣)。到了唐代,杜周的后代就更牛了,人称“京兆杜氏”,出过十一个宰相。我们熟悉的姓杜的唐朝人,大多都是杜周的后代:杜甫、杜牧、杜如晦(初唐名相,与房玄龄合称“房谋杜断”)、杜佑(中唐名相、《通典》作者)。
参考文献:
[1]司马光:《资治通鉴》
[2]班固:《汉书》
[3]王夫之:《读通鉴论》
[4]钱穆:《国史大纲》
[5]吕宗力:《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修订版)》
[6]罗琨:《中国军事通史》
[7]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