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时期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之一,在这个时期,原本主要生活在北方草原的多个游牧族群借西晋八王之乱后国力大损的时机,纷纷南下入主中原,先后建立了16个割据政权,使得整个中国北方,也就是狭义上的中原地区在差不多多年的时间里都处在了一种战乱频发,生灵涂炭的悲惨境地之中。但经过过深重的灾难过后,北方地区却在北魏时期迅速恢复元气,在后来再次主导了中国的统一。那么这种逆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北魏和拓跋鲜卑又究竟做了什么呢?
北魏的前世——代国崛起
后来建立了北魏的拓跋鲜卑是鲜卑人的一个分支,在魏晋时期曾经在云中地区,也就是今天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地区游牧。在公元3世纪下半叶,拓跋鲜卑分裂成了多个不同的部族。在其中的索头部又分成了中东西三部,其西部在此期间曾先后打击南匈奴和乌桓等其它游牧部族,实力逐渐增强。
西晋时期拓跋鲜卑活动区域而在此期间,中原地区正值异常惨烈的八王之乱,一些中原汉人为了逃避战乱也迁徙到了北方草原的边缘地带,而索头部西部首领拓跋猗(yī)卢在此期间重用了一些逃亡到此的汉人帮助自己管理部落事务,也因此吸引到了更多汉人前来投奔,使其部众数量得到了持续增加。在公元年之后,拓跋猗卢统一了索头三部,成为了整个索头部的首领。
而公元年就是西晋永嘉元年,此时南匈奴首领刘渊已经趁八王之乱发动反叛,建立了前赵政权。此时其它一些游牧族群,如羯人和鲜卑其它部族也都开始逐渐反叛,对西晋在各地的军队发动攻击。但在此期间,拓跋猗卢却仍然非常忠于西晋朝廷,他在公元年出兵,帮助西晋并州刺史刘琨(kūn)击败了匈奴和鲜卑白部的进攻。之后,拓跋猗卢与刘琨结拜兄弟,刘琨还赠给了他一些土地,并向西晋进行请求册封拓跋猗卢为代公。
代国初建时的形势在公元年,也就是永嘉五年,前赵军队攻占西晋首都洛阳,这一事件被称为永嘉之乱。但此后,拓跋猗卢所统领的代国仍然与刘琨保持了盟友关系,在公元年拓跋部和刘琨的联军还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大败前赵军队。公元年,也就是西晋最终灭亡前一年,拓跋猗卢被加封为代王,代国政权初步成形。
虽然拓跋猗卢后来被儿子杀死,代国也多次发生混乱,但其生存还是得到了维持。20多年之后,代国的王位传到了一个名叫拓跋什翼犍的人手里。而这个拓跋什翼犍在取得代国王位之前的命运异常坎坷,这也影响到了他成为代王之后代国的命运。
在拓跋什翼犍还是小孩的时候,他的家庭就遭遇了灭顶之灾。当时他的父亲在代国的内乱中被杀,而当时杀他父亲的人其实还要连他一起杀死,但他的母亲王氏当时为了保住他的性命,把他藏在裙裤之中。如果当时他哭了一声,就会被发现,也就肯定会被杀死,但还是当时年纪还很小的什翼犍自始至终一声没哭,最终得以逃生。
鲜卑人的服饰什翼犍在少年时期,又被送到了羯人建立的后赵国都襄国(今河北邢台)作人质。公元年,什翼犍身为代王的兄长病死,死之前让群臣拥立还在襄国作人质的什翼犍继任代王。但他死后,代国群臣认为很难从羯人手里迎回什翼犍,所以就要拥立什翼犍的弟弟拓跋孤为新王。
但这拓跋孤却觉得既然哥哥死前让什翼犍做代王,自己就不应该接受群臣的拥戴,所以坚辞不受,后来竟然还自行前往襄国,要用自己挽回什翼犍。而根据一些史料记载,后赵君主石虎虽然以残忍著称,但在看到这两兄弟感情这样深厚,竟然受到感动,把他们两个人都放回了代国。当然,用常理分析,当时代国很有可能也给了石虎一些好处,所以他才同意放人了。
代国巅峰期大致疆域而什翼犍成为代王之后,也确实重重报答了把自己接回来的弟弟拓跋孤,把一半国土分给了他。什翼犍这时才只有20岁,也就是说他的少年时代基本上都是在深入汉地的河北邢台度过的,所以他也受到了汉文化的深入影响。在他回到代国成为代王之后,也立即在代国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改革,比如按照中原制度设立百官并颁布一系列法律,使代国逐步从一个游牧部族的联盟转变成了有相对固定制度和行政体系的政权。可以说拓跋鲜卑的汉化进程在这时就已经开启。
而这一系列举措也使大量周边的人民都来归附代国,使其人口迅速增加,也使其国力大幅提升,赢得了一系列对外战争的胜利。此时代国的疆域也得到了显著的扩大,周边的前燕和前凉等政权也曾多次遣使朝贡。
从代国到北魏,为啥说改国号大有学问?
不过,代国的发展势头也很快受到了抑制,因为在公元年,氐人的一代枭雄符坚建立了前秦。而这符坚堪称军事天才,在称帝之前就占据了包括长安在内的关中地区,而在建立前秦政权之后,又不断取得军事胜利,从公元年开始先后灭亡了前燕和前凉等政权,接近统一了中国北方。代国在与前秦的竞争中也承受了很大压力。
但最后代国灭亡的原因却还是因为一次内乱。刚才我们提到,在什翼犍从后赵返回代国之后,曾经把一半国土分给了弟弟拓跋孤。但在拓跋孤死后,他的儿子拓跋斤没能继承他的地位,所以就对什翼犍怀恨在心。后来他挑拨什翼犍的庶长子拓跋寔(shí)君,说什翼犍要立幼子为嗣,而且可能要杀拓跋寔君。而当时代国和前秦的战事非常紧张,所以晚上诸王子经常会持武器在庐舍之间巡逻,而拓跋寔君看到这种情境,认定什翼犍确实要杀自己,所以很快发动政变,杀死了自己的许多兄弟,不久之后什翼犍本人也被杀死。
前秦极盛期疆域前秦得知代国政变之后,也立即发兵,在公元年将其灭亡。此后符坚因为厌恶拓跋斤和拓跋寔君的作为,也将他们两人很快处死。这样前秦就统一了中国北方,而此时的符坚野心勃发,开始策划南征。但最终符坚的大军在公元年的淝水之战中被东晋击败,之后刚刚被符坚征服不久的各地相继反叛,中国北方再次陷入分裂状态之中。
而在这种乱局中,灭国刚刚10年的代国也借机复国了。刚才我们说到,虽然什翼犍的儿子们代国灭亡前多数都死了,但他有个两岁的孙子拓跋珪(guī)却还活下下来。符坚曾想将残余的代国王族都迁到前秦首都长安,但当时代国的一些遗臣以拓跋珪年幼为名苦苦求情,最终使符坚同意让拓跋珪留在了代国故地。
而在淝水之战后的乱局中,一些代国旧将曾经想杀死拓跋珪,但拓跋珪的母亲贺氏及时发现了此事,很快带拓跋珪逃到了自己的娘家贺兰部。这个贺兰部早期曾经依附于匈奴,后来在拓跋鲜卑崛起之后与其长期保持了联姻关系,所以也是实力很强的一个部族,有足够的实力为拓跋珪母子提供庇护。
代国(北魏)刚刚复国时的形势公元年2月20日,以贺兰部为首的一些部族举行大会,拥立当时年仅12岁的拓跋珪为代王,代国成功复国。不过这个复国的代国却只存在了两个月时间。但这可不是因为代国又被灭亡了,而是因为它改名了,而代国更改国号这件事可能也是拓跋鲜卑族群汉化的一种反映。
根据一些史料记载:当时在拓跋部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鲜卑人是黄帝的一个儿子昌意的后代,所以认为拓跋部也是黄帝的子孙。而在当时的认知里,黄帝是兴起于战国时魏国所在区域,而魏字还有“美好伟大”的含义,所以在代国复国仅仅两个月后,就把国号从“代”改成了“魏”,以示自己也是黄帝的子孙。当然,这种说法也很有争议,近代也有学者认为,“代”改名“魏”其实可能跟当时代国在跟西燕争夺历史上属于魏国的河东地区有关,所以这个新国号也有宣示领地主权的意味。
一些拓跋鲜卑人也自认黄帝之后但无论如何,北魏立国之后,其汉化进一步深入的迹象还是非常明显。比如什翼犍时期的代国仍然保持了游牧习俗,并没有像中原王朝那样设立国都。但北魏建立后则很快定都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迈出了从游牧族群转向农耕族群的第一步。
北魏如何实现统一?为何要汉化?
而在此之后,拓跋珪联合贺兰部和慕容鲜卑建立的后燕,击败了当时由匈奴残部所支持的什翼犍的少子拓跋窟咄,并进而将匈奴残部平定,将其部众全部收归己有。之后,他又集中拓跋部的实力,击败了北方的游牧族群高车部,将许多高车骑兵也为己所有,使北魏的国力进一步增强。
云冈石窟第20窟根据拓跋珪形象塑造而在公元年,拓跋珪将北魏首都迁到了距离中原更近的平城(今山西大同),同时正式称帝。而在此前后,一些鲜卑贵族的汉化程度也进一步加深,同时北魏将一些汉人世家大族吸纳进朝廷之中,使其汉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通过这些做法,北魏将北方游牧族群的军事实力和汉人的治国理念进行了充分融合,也使其很快拥有了超出其它割据政权的实力。
所以从公元年开始,北魏发动了统一中原的战争,在随后40多年时间里,先后攻灭了后燕、胡夏、北燕、北凉、西凉和仇池等割据势力,在公元年前后又攻占了原属南朝刘宋的山东半岛地区,成功统一了北方地区。
基本统一了北方的北魏但在此过程中,北魏的拓跋皇族却也遇到了新的问题。首先,因为北方长期战乱,所以出现了许多以宗族为单位的坞堡体系。当时许多地方世家大族依托坞堡大量吞并周边土地,还藏匿人口。同时因为鲜卑人的传统,北魏皇族之外的鲜卑贵族手中也掌握有大量权力和资源,拓跋皇族能够直接掌控的资源也都受到相当限制。所以针对这两种情况,北魏开始推行均田制和三长制,将朝廷掌握的无主土地分给农民,让其根据收入直接向朝廷纳税。而这促使朝廷的赋税收入大幅增加,削弱了世家大族和鲜卑贵族的实力,同时也使北魏朝廷对中原农耕地区的依赖进一步增加。
拓跋鲜卑汉化关键人物元宏在这种背景下,最终促成了公元年北魏孝文帝元宏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为进一步汉化创造条件的重大举措。在迁都之后,孝文帝推出了一系列彻底的汉化政策:要求鲜卑人除打仗时外必须要穿着汉人服饰,鲜卑人必须将姓氏改为汉姓(《魏书》记载了个改姓案例,拓跋氏也在此过程中改为元姓),30岁以下的鲜卑官员必须说汉语,如果再说鲜卑语就降爵罢官,同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通婚。
通过实施这些强力的措施,北魏治下的胡汉界限开始消融,北魏中央政府的实力也得到显著加强,中国北方的经济也逐渐走向了繁荣。虽然这些汉化政策在后来也有过反复,但北魏鲜卑人的汉化大趋势没有再得到逆转,最终北魏鲜卑人在隋唐时期完全融入汉族之中,而北魏时期的一系列政策选择和实施成效,也为后来隋唐时期中国重新统一并迈向空前的盛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