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呼和浩特市上下勠力同心,坚决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全方位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攻坚克难,全力助推首府民营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截至年6月,全市非公经济市场主体29.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19.万户,私营企业9.42万户,完成税收.8亿元,新增就业3.07万人。

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助力发展

——落实财政扶持政策,保市场主体。在全市范围内发放消费券,点燃市场消费热情,市财政四轮共发放惠民消费券万元,带动消费万元。市财政已累计拨付援企稳岗补助资金.06万元,惠及全市符合补助标准的企业户,企业职工15.87万名。经审核认定结果,向四家困难企业拨付了.95万元困难企业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补助资金,降低企业用人成本,促进职工岗位稳定。

上半年,全市累计清偿民营企业欠款57.4亿元,完成全年清欠任务52.8%。

——落实税费减免政策,保低成本运营。市税务局及时梳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税费优惠政策,编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指引》宣传册5万余份,第一时间将税费优惠政策进行公告,市税务局、人社局、工商联第一时间举办疫情防控惠企政策线上培训,并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政策。上半年,全市共减税减费14.33亿元。

——落实稳岗政策,保居民就业。制定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工作的通知》,明确疫情期间将简化认定困难企业程序。截至目前,共受理申请认定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企业51户,涉及职工人。

出台了《呼和浩特市民营企业人才个人经济贡献奖励办法(试行)》意见,对呼和浩特市民营企业引进使用的符合相关条件的人员给予资金奖励。

目前,全市共受理申请普惠性稳岗补贴返还企业户,涉及职工23.66万人,返还金额1.43亿元。其中已审核发放稳岗补贴户,涉及职工19.29万人,返还金额1.3亿元;正在报财政申请拨付户,涉及职工3.2万人,返还资金.17万元;已进入公示53户,涉及职工1.17万人,返还金额36.67万元。

——落实减免中小企业房租政策,保基本民生。市国资委印发了《关于疫情期间减免中小企业房租的通知》,要求各国有企业对本企业对外出租的房屋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建立对外出租房屋台账,并参照自治区相关规定,结合实际对承租本企业房屋的中小企业减免2个月的房租。市国资委监管企业累计减免中小企业租金共计.5万元。

——落实道路运输费用减免政策,保供应链稳定。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出租汽车行业协会、公车公营企业共同协商,减免驾驶员承包费。市区13家公车公营企业,免除了所属台巡游出租汽车2、3月整月承包费,4月份上半月承包费减免一半,下半月承包费减免30%,共计减免.96万元。在市交通运输局协调下,市区其余台个体经营巡游出租汽车参照上述做法,约有95%的车主为驾驶员在不同程度上减免了承包费,其中2月份承包费全部免除,3月份承包费按照车主情况确定免除比例,个体车主共减免承包费约余万元。

改进工作作风优化环境

为彻底打赢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翻身仗,我市开展了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从年开始,聚焦公平、高效、便利、亲清、诚信、满意,对照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将纳入自治区评价的“开办企业”“办理建筑施工许可”“获得用水”“获得电力”“获得用气”“获得用暖”“不动产交易登记”“纳税”“退税”“跨境贸易”等10项指标的目标逐年进行分解细化,制定推进措施。

出台《呼和浩特市开展权力“瘦身”推进政务服务“三减一增”实施方案》,市本级行政权力压缩40%以上。开展“远程勘验”试点,实现“秒批拿证”。“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化管理,扩大清单事项范围,个高频服务事项实现了“最多跑一次”。实行首问负责制,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制度,将评价结果纳入各地区、各部门年终绩效考核范围。出台《呼和浩特市“一网通办”管理办法》,到年底,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0%,旗县区(开发区)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80%。

干部包联企业纾困解难

呼和浩特市制定印发了《呼和浩特市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工作制度》和《关于开展市级领导联系走访个体工商户的通知》。目前,全市39位副厅级以上领导联系走访家民营企业、39个商协会和户个体工商户。市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做好领导干部走访、纾困、包联民营企业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市直部门名处级干部包联家民营企业工作制度。各旗县区也相继出台了县处级、科级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工作制度,在全市形成了市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市处级干部和旗县区副科级以上干部联系走访民营企业的联系走访机制,及时研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了常态化的沟通、协调、纾困工作机制,营造了“人人关爱民营企业、人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目前,全市共有余名领导干部联系走访近户民营企业,共收集到个问题,已解决问题个。

为使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入“双循环”的大格局中来,市委、市政府将全市梳理出来的“两新一重”等方面的重大项目,按照分工,实行市县两级领导包联个重点项目的工作制度,采取“周调度”“旬报告”“定期会商”,全力推进项目落地落实。目前,已有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与此同时,组织专班,强化项目库建设,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全市在谈有望落地招商引资项目个。

搭建服务平台畅通诉求

按照市委、市政府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市委、市政府定期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全面、详细地了解民营企业诉求需求,并责成相关职能部门限期解决。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莉霞先后3次主持召开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座谈会,认真听取企业需求诉求,先后解决近百个问题;市、县各包联民营企业领导干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现场办公,绝大部分包联干部能够做到第一时间协调帮助民营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市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民营企业座谈会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调度会,听取相关职能部门汇报,推动民营企业反馈问题的解决;创新机制体制建设,搭建了呼和浩特市政企“连心桥”综合服务平台,为打造全市良好营商环境协同发力,构建更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把首府建成“绿色美丽首府”“便民宜居首府”和“高效智能首府”。截至目前,政企“连心桥”综合服务平台已受理企业相关诉求56条,转办55条,正在办理1条。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工作,市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定期对各级领导干部联系走访民营企业、商协会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并向全市通报,形成了“定期汇总、分析研判、排查通报、系统评估、跟踪问效”的工作机制,推动企业反馈困难和问题有效解决。

协调银企对接助力融资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切实解决好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工作要求,市金融办、发改、商务、市场监管、经信、工商联等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各旗县区先后多次组织协调金融部门、各大银行与民营企业开展银企对接工作,协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累计新增受疫情影响企业贷67亿元,对家企业贷款业务展期56亿元,对户中小微企业落实不抽贷、断贷、压贷政策。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4.2亿元。目前银企对接、协调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已成为各旗县区党委、政府、市相关职能部门的常态化工作。

创新非公党建模式强化引领

市委高度重视非公党建工作,及时成立了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在市委组织部、工商联、市场监督管理局、民政局分别设立党工委办公室、非公企业党建办公室、个私经济组织党建办公室、社会组织党建办公室,配备了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建立由组织部、统战部、工商联、民政局、市监局等22个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9个旗县区第一时间也成立相应非公党建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各开发区、工业园区均成立了企业党委或综合党委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截至年底,呼和浩特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共个(其中党委31个,党总支25个,党支部个),党员人;社会组织党组织共个(其中党委2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个),党员人。非公经济党建工作已在全市非公企业生产经营、解决“疑难杂症”等方面,起到其他方面工作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市努力探索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精心开展了“五个一”(重温一次入党誓词、组织一次专题党课、开展一次党性教育、开展一次帮扶慰问活动、开展一次脱贫攻坚主题党日)“进百家民企、促跨越发展”“比贡献、促跨越”“百企帮百户”等系列特色教育实践活动,相继开展学习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政企交流、银企交流等系列活动,教育引导民营企业家、非公经济人士进一步增强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履行社会义务、承担社会责任,依法诚信经营,促进非公经济“两个健康”发展。

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回报社会

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防控疫情工作中,市非公企业党组织积极响应,在战“疫”中守初心、担使命,凝心聚力,倾力奉献。市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第一时间下发《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团组织和广大党团员的倡议书》,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出台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措施》,及时选派余名党建工作指导员深入一线,现场指导推动企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及时帮助解决困难问题。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班子成员全部返岗值守,带领公司党团员青年骨干深入防控一线参加战斗,调动一切资源采购疫情防控急缺物资捐助全国防疫一线。广大非公企业党员纷纷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踊跃捐款捐物,全市个非公企业党组织名党员缴纳战“疫”时期特殊党费。毋庸置疑,非公党组织在抗击疫情中充分发挥了核心作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积极筹措资金物资,助力抗击疫情。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多家民营企业累计捐款捐物金额超10.32亿元。伊利集团1月24日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第一批2万箱纯牛奶;蒙牛集团9天内6次捐赠累计7.4亿元款物。

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组织全市多家民营企业积极投身“百企联百村”脱贫攻坚工作,采取“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的方式帮联个重点村,先后投入0余万元,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帮扶成效显著。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持续推进各项政策落地生效,促进首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再上台阶。

相关链接

土左旗: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制定了《土左旗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项目建设的工作方案》《土左旗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健全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不动产登记、抵押贷款登记分别压缩至10个工作日和5个工作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组建工作有序开展,对16个部门的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统一划转。旗政务大厅服务窗口年办理业务达35万件,同比增长65.7%。

托克托县:

优化营商环境,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

推动光伏材料产业集群建设,积极引进内蒙古乾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MWp高效农牧业光伏发电二期项目、内蒙古衡隆能源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托克托野外光伏产品实证基地项目、国电托克托县光伏发电项目;推进装备制造产业建设,积极承接国内外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重点引进发展胶板、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铝型材深加工、压力管道、精密标件等项目,努力打造装备制造、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基地;加快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建设,抓好久泰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建设,构建循环型、多联产的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形成了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端化方面,实施了金达威、中牧、溢多利等技术改造项目。

和林格尔县:

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

培育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一是强培育。全面落实贴息贷款、降费减税、以工代训、岗位补贴、青年人才计划等十多项中小微企业扶持专项政策,加大发放力度,提升企业发展劲头。二是重创新。坚持“产、学、研”相结合,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和行业带动效应的项目,给予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三是提效率。创新服务思路,跟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率。采取上门服务模式,实行“拿地即开工”扶持政策,全程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清水河县:

积极推行“一企一组”精细化服务民营企业机制

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服务理念,今年以来积极推行“一企一组”精细化服务制度,成立了33个由县处级领导任组长的服务保障组,工作组按照“一线工作法”“闭环工作法”“四不两直调研法”,主动介入项目落地、项目开工、企业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先后帮助民营企业解决了项目立项、环评、生产经营、疫情防控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50余个,有力推动了民营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武川县:

简化流程,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协调内蒙古银行,通过开展客户回访、座谈等形式为县内多家有融资贷款需求的企业,推出新型理财产品,解决融资困难问题。今年3月份以来,内蒙古银行推出了贷款利率为4.35%的疫情扶持贷款,先后为内蒙古李月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发放贷款50万元、为内蒙古武兴水泥有限公司发放贷款万元,帮助企业持续经营生产,确保其资金链的完整运转,并通过降低企业贷款利率,缓解了企业的还款压力,疫情期间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新城区:

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

大力开展市场主体大走访、大调研、大纾困行动

新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问题,制定了《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区级领导和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工作制度》,每位区级领导干部联系走访4户民营企业和5户个体工商户,每位科级干部联系2—3家民营企业。每月对领导干部联系走访民营企业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汇总,形成了“定期汇总、分析研判、排查通报、系统评估、跟踪问效”的工作机制,推动更多市场主体的困难和问题得到解决。目前,32位处级领导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电话回访等方式,收集到家民营企业反馈的个问题,已解决问题个,占问题总数的73%。名科级干部也陆续对家民营企业开展包联、走访、纾困工作。

回民区: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不断落实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巩固减税降费成果,及时兑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资金。严格规范涉企检查执法,营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建立完善重点骨干企业帮扶机制,助力企业加快创新发展。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不见面”审批,着力打造高效便利的政务服务,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大力推广并联审批,加快兑现“最多跑一次”等承诺,形成了一枚印章审批、一张网集成、一次性办结、一条龙服务、一体化监督的“五个一”政务服务新模式。

玉泉区:

创新民企“党建+”,实现党建全覆盖

聚焦问题搞好调研服务,先后走访调研“呼之味”“金葫芦艺术中心”“旗帜牧业”“烧麦街”“华面香粥”等几十家企业,深入了解企业的所思所盼,从思想交集出发,为成立党支部提供有力的指导和帮助;推进“党建+”平台建设,强化问题导向,把党的制度建设和优化企业治理融合起来,先后投资近60万元为十几家企业建党建阵地,以企业得实效、员工得实惠的实际成效增强党组织的威信,让玉泉区的民企党建从“全覆盖”走向“全面加强”。

赛罕区:

多举措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一是建立赛罕区企业名录库、企业家名录库和年轻一代企业家名录库三个数据库,为建设高素质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参政议政,组织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参加了政党协商座谈会、政协委员专题调研、人大代表视察以及统战部组织的专题调研活动,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三是着力提升民营企业家素质,实施企业家“走出去”和专家学者“请进来”相结合,组织开展专题学习培训,目前已开展民法典学习专题讲座、民营企业法律体检专题培训等,取得预期效果,受到一致好评。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

创新审批服务方式,优化营商环境

出台“拿地即开工”审批实施规程,通过预审批、调整审批时序、实行容缺受理、推行告知承诺制等方式,压缩审批时限,促进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目前,内蒙古创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家电产业园项目、利乐包装(呼和浩特)有限公司包装封盖项目、金宇共立A-5#宠物疫苗车间项目等7个项目发放了启动工业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通知书。其中创维智能家电产业园项目从企业提出申请到取得建筑施工许可预审批意见,审批时限较常规时限缩短一半以上,实现了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后,15个工作日内即开工。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记者吕会生)校对:王方

审核:刘军

编委:阿拉腾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呼和浩特日报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2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