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下旬,傅作义为配合台儿庄战场,牵制华北日军,亲率第35军(自兼军长)和骑兵第6军骑兵第7师(军长门炳岳兼师长)等部,北上收复绥远省的归绥、包头等地。四月中旬,全军收复南清水河县城。26日拂晓,又收复了绥南和林格尔县城。傅作义将军总司令部进驻和林格尔县城指挥作战。

傅作义军长

进驻和林格尔之后,傅作义命令第师师长董其武率领全师从和林格尔出发,北进归绥。在一间房村,第师与日军第26师团主力遭遇,双方随即爆发激战。日军相当狡猾,派出一队骑兵从归绥进至和林格尔城西前后的厂圪洞村,准备突袭第师的侧背。第师第团第3营(营长安春山)当机立断,挡住了日军骑兵的进攻。恼羞成怒的日军不甘心失败,动用飞机大炮优势,包围了第3营,双方随即展开了激烈争夺。

4月29日上午9点钟,第旅旅长孙兰峰命令张进修率领第团第1营紧急增援安春山的第3营,务必将日军打退,夺取阵地,全歼这股日军。张进修接到命令后,当即将全营按照一、二、三连的顺序,形成一路纵队队形顺着地边洼道,持枪向厂圪洞村跑步前进。

晋绥军行军和林格尔

全营很快穿过日军机枪封锁线,跑到了厂圪洞村东门外大土墩东侧洼地后面集结,张进修一面派出人警戒,一面请来连长邱子林,让他汇报下战斗情况。邱子林告诉张进修,目前炮兵阵地仍在激战中,山炮还在手里,没有被日军夺去。张进修当即跟着邱子林连长所在的前线阵地视察情况。

邱子林连当面之敌大约有来人,距离阵地前沿,最远的有米上下,近的有六、七十米左右。日军的掷弹筒可以打到阵地面前,守军的手榴弹却无法投到日军跟前。同时,张进修发现日军官兵都统一穿着马靴,原来是下马徒步作战的骑兵。对付骑兵,要先打马,然后再打人。张进修于是命令一连长王纯刚,率领一连官兵向西绕出几华里,转向西北占领高地及东南两座山头,选择地形,构筑工事,适时向日军马群发起猛烈攻击,避免日军骑马逃窜。其他人马则按照战斗部署于下午2点30分进入攻击位置,准备向日军发起进攻。

炮兵连阵地

激战到下午3点40分左右,侦察兵来报,日军官兵作战时不停地向后转头,似有后顾,无心恋战。同时提前埋伏在西北高地的第一连已经发动了攻击,他们袭击日军马群,打死打伤了不少鬼子的军马。在高山南侧东西方向的山沟里,日军有6个马群,每个马群大约有上百匹马,正在饲喂草料。日军已经被包围,看样子是企图固守待援。张进修下令集中兵力,在翌日拂晓,日军援兵到来之前,将这股鬼子全歼。

张进修当即命令第一、三两个连在原地加强攻势,防止日军逆袭和突围逃跑,并不断向第一线阵地展开攻击,给日军施加压力。与此同时,各连选拔英勇善战的士兵30人编成15个突击爆破小组,由一名精明机警的排长指挥,乘夜从日军步哨中间潜进,一人持枪掩护,一人专项日军马群投手榴弹,袭炸日军马匹。

日军步骑兵

4月29日凌晨2点许,突击爆炸小组向日军马群开始投掷手榴弹,战斗随即打响。张进修下令吹起冲锋号,向爆破组发起有力增援。顿时火光冲天,声震地颤,炸得日军乱成一团。日军人仰马翻,东逃西窜。日军万万没有想到,不堪一击的中国军队竟然会发起夜袭。激战到4点钟时,各营频频传来捷报,突击班控制了日军马群,一些士兵则抢占了日军外围山头阵地。

战斗结束时,天已经蒙蒙亮。张进修当即命令第二连宋文周连长,率领该连预备队占领高山阵地,加强工事,监视日军增援部队并捕捉日军的零星逃兵,掩护主力打扫战场。正在清理战场之际,忽发现西北托县方向,有汽车灯光闪动。张进修当即判断可能来的是日军增援部队,于是下令各连迅速占领阵地,准备战斗。刚刚布置就绪,日军就杀到了。日军在山头拉起几门大炮朝山上猛攻,步兵随后攻击前进。第1营官兵隐蔽在山后,沉着应战,日军进入射程百米之内,都被守军以炽盛的火力击溃。

日军骑兵

激烈战斗一直打到29日下午2点钟左右,在第1营的顽强阻击之下,日军无法越过山头一步。此时,孙兰峰见第1营连续苦战了两天一夜,当即命令第3营张振基部前来接管第1营的阵地。第1营由此退出阵地,到后方进行休整。

夜袭厂圪洞村,第1营阻击日军两天一夜,缴获日军匹大洋马,毙伤日军骑兵人数当在余人左右,全营伤亡来人。张进修指挥一个营,以巧妙方式袭击日军骑兵,取得了令人想不到的一次胜利。

日军进攻

张进修对此战印象深刻,一辈子也忘不了。在晚年的回忆录中,他总结了此战打日军骑兵的三个要领:一是要扬长避短,与日军骑兵作战不能正面硬碰,要迂回侧击,最好是依托有利地形,以逸待劳;二是要声东击西,作战中以部分兵力袭扰日军后方,照成日军首尾不能相顾,痛击日军;三是要抓住关键,痛击要害,骑兵一旦没有了马战斗力便下降大半,袭击日军马匹,可以造成日军军心涣散,还能打掉日军的机动性。这就是打骑兵的要领。

战场遗留的子弹

夜袭厂圪洞村,这次胜利也是抗日战争中步兵伏击骑兵的一场典型战例,此战不得不说是一场经典的战斗。

参考文献:《晋绥抗战》、《正面战场·绥远作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