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气温骤降,和林格尔县盛乐镇小林坝村多亩深翻后的青储玉米地却散发着勃勃生机。村委会办公室内暖意融融,村民王二俊正忙着给村民结算工资。

一头连着致富,一头连着农民,这多亩土地,成了小林坝村集体经济增收的“主渠道”。该村户人,过去,村民以种植玉米为主,收入微薄,辛苦一年,每亩收入只有元左右,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穷则思变。年,该村开始推行土地流转,按照每亩元的费用将全村4亩土地流转出去,成立了“内蒙古大江高科农业专业合作社”,增强了村集体自身“造血”能力,解决了村民就近就业问题,有效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农村产业规模发展用地难等问题。

“我来合作社打工将近5年了,每年能收入3万多元。”王二俊一边忙乎一边说,“现在有20个村民在这里打工,每个人收入都不少。”

拥有四五年工作经验的王二俊,俨然成了合作社里的“多面手”,算账、管理样样都少不了他。

“忙是忙,但现在种植收割都是机械化,我就是跑跑腿、动动嘴。”王二俊笑着说,“你看我现在,和你们上班人一样。”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和林格尔县充分发挥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因地制宜引领农民发展特色产业。

“家家户户有了稳定收入,才能过上好日子!”在小林坝村党支部书记王占云看来,“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农民收入提高,必须要把农民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把有限的土地资源利用好,走精耕细作的现代农业之路。”

像盛乐镇小林坝村通过产业发展、盘活村集体资产带动集体经济壮大的做法,在和林格尔县随处可见。坚持走“各类企业进乡村,农业产业建基地,旅游产业谋全域”的发展路子,通过盘活土地资源,把农民增收和集体增利结合起来,已经成为和林格尔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

舍必崖乡小甲赖村通过土地流转,引进内蒙古正缘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以果蔬种植、旅游餐饮、32万只青年鸡场、30MW光伏发电、15万头生猪养殖场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村民和集体收益大幅提升。大红城乡榆树沟村、舍必崖乡同昌营村流转大面积土地引入企业,建设了现代化蛋鸡、生猪养殖场。城关镇樊家夭村利用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内蒙古绿野公司建设温室40栋,产权归村委会集体所有,租赁费用每年每栋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显著提升。

蒙草公司与和林格尔经济开发区白彦兔村建立联合党总支部,制定“”工作法,盘活了村集体多亩闲置土地资源,企业为当地修建水井解决饮水难、改善村内居住环境,当地农民也被吸收为草产业的“研究员”和“技术员”,实现了村企共赢。

如今,在和林格尔县,通过土地流转盘活农村“沉睡”资源,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乡乡有亮点、村村有重点、农户有实业”的集体经济新格局正在逐步构建。(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郑学良和林县融媒体中心张晓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