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县抓住市人大常委会包扶的机遇,以市人大常委会协调爱心企业购置的58头“扶贫牛”为基础发展起肉牛养殖产业,铺开了产业“富民路”。
“我们是通过‘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模式,由政府提供基础母牛,合作社托管代养,产生的收益优先扶持有养殖意愿且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帮助他们发展纯种肉牛养殖,之后根据需要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可用于其它困难群体的扶持或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设。”合作社负责人梁来世告诉笔者。
据介绍,合作社有自己的秸秆打捆机,每年会储备吨的玉米秸秆和吨的青贮玉米秸秆,满足了养殖草料的需要,还大大提高了周边村的秸秆利用率。
不仅要养好“扶贫牛”,还要种好“扶贫田”、喂好“扶贫驴”、栽好“扶贫树”。为变“输血”为“造血”,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和林县把产业扶贫作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主攻方向。
发挥驻县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制定《和林格尔县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利益联接方案》,正大、草原御驴、塞外桃园等公司与和林县户人贫困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强化技术指导,选派种养殖专业产业指导员名进村入户开展跟踪培训服务,将名贫困人口牢牢吸附在产业链条中。
通过努力,和林县初步形成了政策驱动、龙头带动、入股分红、乡村旅游、能人引领、培训就业6种产业扶贫模式,覆盖贫困群众人次。
“产业扶贫打破了一些群众‘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懒汉心态,我们要因地因人制宜,下活产业发展这盘棋,发动种养大户、产业能人、新型主体,通过示范培训帮助贫困户掌握技术,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和林县农牧局局长云月清说道。
如今,这个曾经“一方水土不能养富一方人”的国贫县,正不断盘活农林牧、山水田资源,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化项目,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文章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