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诗:

拓跋家族实力强,

一路攻占灭国殇。

燕夏柔然和北凉,

北魏北方始称王。

时间:公元年-公元年

战争数方:

一:北魏,兵力未知

北魏皇帝:

拓跋珪(年8月4日~年11月6日),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拓跋涉珪,字涉珪,云中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人,鲜卑族。北魏王朝开国皇帝,昭成帝拓跋什翼犍之孙、献明帝拓跋寔之子,母为献明皇后贺氏。

拓跋嗣(年—年12月24日),字木末,鲜卑族,北魏第二位皇帝(年—年),道武帝拓跋珪长子,母为宣穆皇后刘氏。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年-年3月11日),鲜卑族,北魏第三位皇帝(年—年在位),小字佛厘、佛狸伐。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为明元密皇后杜氏。

二:后燕、夏国、柔然、北燕、北凉,兵力未知

后燕皇帝:慕容垂(年-年),原名霸,字道业,后改名垂,字道明。一说字叔仁,鲜卑名阿六敦,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人。前燕国主慕容皝第五子,其母为兰淑仪。十六国时期后燕的创建者,政治家、军事家。

胡夏皇帝:赫连昌(?-年),一名赫连折,字还国,朔方郡朔方县(今陕西省靖边县)人,十六国时期胡夏第二位皇帝,夏武烈帝赫连勃勃第三子。

柔然可汗:郁久闾大檀(公元?-年)。可汗郁久闾社仑后父之子,可汗郁久闾斛律侄。攻杀郁久闾步鹿真后继位。

北燕皇帝:冯弘(?~年),字文通,长乐郡信都县(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人。十六国时期北燕末代国君,文成帝冯跋之弟。

北凉皇帝:沮渠牧犍(?~年),字茂虔,临松匈奴(今甘肃省张掖市)人。北凉第三位国君,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第三子。

地点: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东北)、夏国首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县)、北燕首都和龙(又称龙城,今辽宁朝阳市)、漠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北凉首都姑臧(今甘肃武威)

战争缘由:

拓跋圭称魏王后,一面务农息民,一面著手进行统一大漠(即大沙漠,东起兴安岭西麓,西尽天山东端)诸部的征战。东破库莫奚,西击高车,灭亡匈奴别部刘卫辰,相继征服北方一些游牧部落,俘获大批人众和牲畜,使拓跋部实力大增,意欲征伐剩下的几个国家:后燕、夏国、柔然、北燕、北凉。

战争经过:

攻后燕:

公元年五月至十一月,后燕太子慕容宝率领八万后燕军进攻北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采取“敌进我退,诱敌深入,拖而不打”的战略,渡黄河南下,与后燕军队隔河对峙。后燕军队长途跋涉,不能速战速决,加之天气渐冷,又误信慕容垂去世的消息,决定撤兵。被拓跋珪率领的二万北魏军在参合陂大败。这场战役加速了后燕的灭亡,也奠定了北魏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此战称参合陂之战)。公元年八月,拓跋珪率领四十多万大军,南出马邑,越过句注,大举进攻后燕。公元年,攻占后燕都城中山。后燕虽然又挣扎了几年,却最终免不了灭国的结局。

攻夏国:

公元年九月,拓跋焘闻夏主赫连勃勃己死,子赫连昌嗣位,内部不稳,遂决定先攻夏国。拓跋焘进攻分兵二路:一路攻长安,一路趋统万。九月,遣司空奚斤等人率4.5万人袭浦坂(今山西永济县西蒲州镇),指向长安。十月,拓跋焘自率主力攻统万。十一月,奚斤一路尚未至浦坂,夏守将赫连乙升即弃城西逃长安。奚斤轻取浦坂后,进抵长安,夏长安守将赫连昌弟赫连助兴即与乙升等弃长安西奔安定(今甘肃泾川县北)。十二月,奚斤占领长安。但拓跋焘进攻统万,以其城坚固,未克,遂掠牛马10余万,徒其民万余家而还。

公元年正月,赫连昌进行反击,遣其弟赫连定进攻长安,与魏守将奚斤对峙。拓践焘闻之,再次讨夏。他一方面增兵长安,加强防守,另一面,部署兵力大规模进攻统万。四月,命司徒长孙翰等率3万骑为前驱,常山王素等率步兵3万为后继,南阳王伏真等率步兵3万负责攻城器械,将军贺多罗领精兵为前锋。五月,拓跋焘亲自离都西进。六月初,拓跋焘率轻骑2万兼程抵统万城下,马上分军埋伏。时夏主赫连昌坚守不战,企盼长安赫连定来援,以便实施内外夹攻的计划。

拓跋焘为诱之出战,伪作退却以示弱,又遣军士诈降慌报说,魏军粮尽,兵力单薄。赫连昌信以为真,开城以步骑3万列阵,与魏军对抗。及战,拓跋焘亲临战场,不顾马倒身伤,镇定指挥。拓跋焘分兵两侧,夹击夏军。结果,夏兵大溃,赫连昌带数百骑逃走上邽(今甘肃天水市),拓跋焘率军入统万,掠获牲畜珍宝无数。俘夏王、公、卿、将、校及后妃、宫人等以万数,又获马30余万匹、牛羊数千万头。进攻长安的赫连定闻统万为魏军所破,也忙退军到上邽。公元年二月,魏军追击到上邽,夏主赫连昌中伏被擒。

攻柔然:

击败胡夏后,拓跋焘为彻底摆脱被北面柔然与南朝刘宋两面夹击的威胁,决心调集重兵进攻柔然。但柔然地理位置优越,“逐水草而居”,北魏大军一旦调动便立即北逃,拓跋焘先后几次进攻均未能取得成果。公元年,拓跋焘舍弃辎重,率轻骑长途奔袋,柔然没有预料到魏军竟有如此快的行军速度,还在放牧的柔然大败,领兵向西退去。

拓跋焘仍领兵追击至菟园水(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南之推河)。拓跋焘为提高效率,分兵搜索,攻灭许多未能远走的柔然部落。之前作为柔然附属的高车各个部落也趁机倒戈,堵住柔然西进的道路。柔然诸部落大败,几十万平民投降,魏军缴获戎马百万匹。柔然可汗大檀忧愤而死。此战拓跋焘大破柔然,稳定了北方,对北魏一统中原有着重要的意义。

攻北燕:

大败柔然后,拓跋焘认定其十年内都难以恢复,便将军队主力调向南方。于公元年,大败刘宋与胡夏,不但占领胡夏大部分的关陇地区(包含平凉、关中、陇西都),还从刘宋手中夺回河南四镇(洛阳、虎牢等)。公元年五月,拓跋焘在平城调集兵马,于六月亲自率军出征讨伐北燕。讨伐北燕的战事进行得非常顺利,沿途的北燕守军和官员接连向北魏投降。八月,北燕皇帝冯弘派出三万大军向魏车发动进攻,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北燕军大败。经此一败,冯弘明白以一己之力不可能抵挡北魏,便邀请高句丽军提供保护,率龙城百姓东渡辽水,投奔高向丽。可惜不久后冯弘被高向丽王诛杀,北燕灭亡。

灭北凉:

公元年,拓跋焘再次率兵出征,此次的目标是与柔然交好的北凉。拓跋焘一面行军,一面遣使招降北凉国君沮渠牧犍。大军顺利进发,拓跋焘的弟弟拓跋健顺利夺取河西地区。面对此种形势,沮渠牧犍拒绝投降,一面遣使求救于柔然,一面派出近万兵力出战。北凉士兵大都认为此战毫无胜算,还未与北魏军交战便溃散而逃。北凉除沮渠牧犍亲自镇守的都城姑臧外全部投降,拓跋焘调集更多兵力围攻姑臧。不久,姑臧城被攻破,沮渠牧犍投降,北凉灭亡。

战争结果:

在数次征战中,后燕、夏国、柔然、北燕、北凉被灭国,拓跋珪继位称帝拓跋焘凭借祖父和父亲留下的基业,加之自己努力扩张,经过近二十年征战,最终统一北方。

战争影响:

十六国分裂局面宣告结束,北魏与江东的刘宋王朝对時,形成南北朝对峙局面。公元年,魏灭北凉这一年,被认为是南北朝的开始年代。

拓展一:统万城遗址(4A景区)

统万城遗址,位于陕西省靖边县最北端的白城则村,距县城50公里。它是中国东晋时期匈奴大夏国的都城,坐落在无定河北岸的沙漠里。“统万”的寓意是“一统天下,君临万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