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公益抗白 http://nb.ifeng.com/a/20180503/6548169_0.shtml「本文来源:央广网」央广网呼和浩特11月16日消息(记者王秋蕾实习生朱晓静)近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发现31座汉代墓葬。墓葬横跨西汉中期至东汉早期,分布密集且形制多样,出土随葬器物种类丰富,数量可观。这31座汉墓位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大红城乡小红城村小红城古城西北约1公里的一处台地上。墓地北距浑河约2.5公里,往西南约2公里为大红城古城,周边多沟壑丘陵,为配合“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基建工程的建设,年6月至9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和林格尔县文物保护中心,对小红城汉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考古人员对小红城汉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据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主任齐溶青介绍,本次发掘的墓葬分布密集且形制多样,包括土坑竖穴墓、土洞墓、砖壁墓、砖室墓四种。其中以无劵顶的砖壁墓为主,砖壁墓在内蒙古其他地区极少发现,初步推断应该为土洞墓向砖室墓过渡形态,发现意义重大。此次出土随葬器物数量可观、种类多样,包括陶器、铜器、铁器、石器等共件。其中以“罐、壶、灶、井”的陶器组合最具特色,31座墓葬中,近三分之二的墓葬拥有“罐、壶、灶、井”的完整组合。小红城汉墓出土的铜铃和印章(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根据墓葬形制与出土陶器、钱币可推断出,该墓葬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西汉中期至西汉晚期,墓葬形制多为土坑竖穴墓、土洞墓等。第二个阶段为西汉晚期至王莽时期,这一阶段墓葬数量最多,是土洞墓向砖室墓的过渡阶段。第三个阶段为王莽至东汉早期,这一阶段墓葬数量减少、墓葬规模缩小,随葬品种类少且简单。本次小红城汉墓的发掘,补充了内蒙古中南部汉墓形制,证明了大红城古城下压汉城的推测,对于呼和浩特地区乃至整个内蒙古中南部西汉中晚期至东汉初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了解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592.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