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三座洛阳城,分别是周朝洛阳城、汉魏洛阳城和隋唐洛阳城。周代洛阳城是西周初年营建的洛邑;隋唐洛阳城是隋炀帝在汉魏洛阳城故址附近营建的新城;汉魏洛阳城作为周朝洛邑和隋唐洛阳城的中间形态,在中国都城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北魏洛阳城是在汉魏洛阳城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建的。
汉魏洛阳城最早修建于东汉,东汉修建洛阳城的时候沿用了秦汉时期的故址,该城南北九里,东西六里,因此也被称为“六九城”。而北魏洛阳城,规模上比汉魏洛阳城大的多,占地面积约75平方公里,同时城市的形制也有重大的改变。
公元年,前秦皇帝苻坚在淝水之战中败北。曾经强盛一时,统治大半个中国的前秦帝国轰然倒塌。公元年,鲜卑人拓跋珪趁前秦政权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进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南)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随后,拓跋珪开始讨伐各部政权,十二年间,华北的大部分地区都归其所有。公元年正月,拓跋珪专程来到邺城,这里是曹操的霸府所在,也是西晋末年以来后赵、前燕等诸多政权的都城。拓跋珪巡游邺城的宫殿,有定都之意。最终,在和大臣们权衡利弊之后,确定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于是山东河北吏民十万余口随之迁都平城,开始安营扎寨,建设宗庙,立社稷,其中的北宫模仿邺城南市的规划建造平城都市。
公元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到了公元年,为了发展需要,文治需要,统一需要,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决定迁都洛阳,并大举进行改革。孝文帝到洛阳之初,因宫阙尚未营建,暂住在金墉城。此时的洛阳城,在经历了西晋“八王之乱”以及五代十六国时期战乱的破坏后,已衰败废毁达余年。魏晋故宫遗址上,只有熏黑的断桩、倒塌的残墙以及成群的乌鸦。当年十月,孝文帝命令司空穆亮、尚书李冲以及将作大匠董爵三人负责洛阳的重建工程。蒋少游摹仿中原传统文化设计,营建北魏都城,用平城及建康城样式构造了洛阳新城的框架,大规模地用于洛阳新城的建设中。
北魏洛阳城是以汉魏洛阳旧城为基础,来开展改造重建的,分为宫城、内城和外城。北魏洛阳城最重要的改变是废除了东汉以来南北两宫的制度﹐建立了单一的宫城,其位置在全城的北部略为偏西﹐是在汉魏北宫的基础上兴建的。同时利用东汉以来的洛阳旧城,作为新城的内城。据史料记载﹐北魏宣武帝景明二年(公元年),开始兴建洛阳外郭城﹐《洛阳伽蓝记》中记载:“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范围极广。北魏洛阳外郭城的出现,是汉魏洛阳城形制演变中一次重要的变化,该城出现了由郭城、内城、宫城组成的三道城圈。
新的洛阳城中,宫殿区、皇家禁苑、官署衙门、社稷宗庙、武库、太仓、重要的寺观以及官邸处于内城,而一般的官宅、寺观、民宅手工业作坊以及市场等都设立在内城以外的郭城内。郭城内还设立了三个交易市场,分别是西郭城中部的大市,东郭城南部的小市以及洛水以南的的四通市。
在整个外郭城以内﹐还划分了三百二十个方形的坊﹐每坊均四周筑墙﹐每边长三百步﹐即当时的一里。因洛阳城北倚邙山,南临洛水,故采取了渡洛河向南发展的方案。因而城市重心随之南移。因此洛水南岸还修建了四夷馆、四夷里,整个北魏洛阳城呈倒“凸”字形状。
北魏洛阳城的内城城门也有一些新的变动,东汉以来的12个城门﹐除开阳门以外﹐都在魏晋或北魏时改了名。其中东城垣的三门上东门改称建春门,中东门改称东阳门,秏门改称青阳门;西城垣的三门上西门改称阊阖门,西城垣中间的雍门,因旧门偏斜,故北移米和东边的东阳门相对,改名西阳门,广阳门改称西明门;南城垣的平城门改称平昌门,小苑门改称宣阳门,津门改称津阳门;北城垣的谷门改称广莫门﹐夏门改称大夏门。11个城门都在汉代的旧址上重建﹐此外,孝文帝初到洛阳时暂时驻跸在金墉城,常去城西的王南寺与僧人拜佛论经,故在西城墙北端靠近金墉城处新开了承明门﹐从而使城门增为13个。
新建的西阳门与东阳门对直后,东汉以来的中东门大街被延长而贯通于西阳门和东阳门之间,这条大街正好沿着宫城的南墙外通过,因此该大街成为全城的一条分界线,其北面主要分布着皇家宫殿以及园囿;南面则分布着官署、寺院和贵族的邸宅。由于宫城的南门与南城的宣阳门对直﹐这条自宫城南门至宣阳门的南北向大街也叫铜驼街,宽达40米,也就成了全城的中轴线。内城衙署遍布,宗庙社稷、衙门官署以及高级官宅等分布在铜驼街的两侧。北魏洛阳城最大的佛教寺院永宁寺即在该街的西侧。
北魏洛阳城的宫殿营造是由蒋少游、王遇和董尔负责,为了表明北魏的正统性,新的宫殿在营造过程中多依魏晋旧基而建。据近些年来的考古勘探,北魏洛阳城的宫城南北约米,东西约米,呈南北长方形。宫城南门为阊阖门,东西宫墙各有三道门,并两两相对,东墙门自南向北分别是东掖门、云龙门、万岁门;西墙门自南向北分别是西掖门、神虎门、千秋门。形成三条横街,其中万岁门和千秋门之间的横街与内城的建春门和阊阖门相连,这条横街又称永巷,把宫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又称北宫,是寝殿区、宫苑区,也称西游园;南部为皇帝处理政务的朝会之处,宫中正殿便是太极殿。
太极殿建在高大的台基之上,面阔十二间,也是宫城中最高大的建筑。北魏洛阳的太极殿沿袭了汉魏的风格,太极殿东西侧为东堂和西堂。东堂为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西堂为皇帝的起居之所。太极殿后有式乾殿、显阳殿、宣光殿、嘉福殿等四殿。显阳殿之后是永巷,永巷之北是北宫,为嫔妃的居住区。
北宫的主殿是宣光殿,北宫中还有含章殿、徽章殿、晖章殿、明光殿等偏殿。历史上的多次政变也是发生在北宫,北魏正光元年(年),宦官刘腾联合领军将军元乂发动“宣光政变”,杀死清河王元怿,幽禁胡太后于宣光殿;公元年,北魏权臣尔朱荣被孝庄帝杀死于明光殿。
北魏的洛阳城可谓是国际化大都市,与四周的邻国交往频繁。为了招待这些四邻各国前来归附的人,便在洛阳南门外,靠近洛水之滨,设置了四夷馆,顾名思义,四夷馆共有四个馆舍,分别是金陵馆、燕然馆、扶桑馆和崦嵫馆。这四个馆名,正好代表不同的方位。比如,金陵代表长江以南。北朝和南朝的分割线在淮河、长江一线。对于北朝人来讲,南朝就是邻国。燕然代表蒙古一代,扶桑代表东方,崦嵫代表西方。
在四夷馆周边还有四大块民居宅院,分别叫归正里、归德里、慕化里和慕义里,统称为“四夷里”。为了避免了因习惯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当时南方吴地人归附者,处金陵馆;北方来归者,处燕然馆;东方投国者,处扶桑馆;西方来附者,处崦嵫馆。归附三年后,如果四方来宾在四夷馆中有了定居洛阳的想法,北魏朝廷就给他们安排到四夷里定居。
在北魏统治的鼎盛时期,周围邻国的归顺者都希望在洛阳安居。比如南朝归顺北魏的臣子被安排在金陵馆中好好招待,甚至南齐的皇族也受到了北朝的款待。这种海纳百川的气度,让北魏四夷馆名扬天下。
公元年,北魏皇室闹分裂,一分为二,一部分人拥戴元宝矩做皇帝,迁都长安,是为“西魏”。皇室另一部分人拥戴元善见做皇帝,历史上称为“魏孝静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为示迁都意志之坚,东魏丞相高欢将洛阳宫室全部拆毁,运往邺城建造新宫。
北魏分裂后,洛阳又成为东西二魏对峙的前线。公元年,在东、西魏邙山之役中,存世四十余年的北魏洛阳城化为废墟。北周宣帝时期欲迁都洛阳,命人在北魏洛阳城的废墟上重建洛阳城,规模比北魏更大,但第二年周宣帝即崩,工程遂停止。隋大业元年,隋炀帝营建隋唐洛阳城,北魏洛阳城此后彻底废弃。
北魏洛阳城的面积究竟有多大?众说纷纭,总结下来大概就三种说法:第一种北魏洛阳城面积大概75平方公里,据《洛阳伽蓝记》记载:“京师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北魏时期的一里合现在的余米,且北魏洛阳城呈倒“凸”,形状不规则,因此北魏洛阳城的面积最大不超过75平方公里。这也是目前的主流认识。
第二种是北魏洛阳城面积约为80平方公里,这个说法是加上了南城外的四夷馆和四夷里的面积。
第三种是北魏洛阳城的面积约为平方公里,这种观点认为以四夷里和四夷馆以南为北魏洛阳城的南界,而且把北魏洛阳城算作规则的正方形,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北魏洛阳城面积约为平方公里。
从目前对北魏洛阳城的考古发掘来看,实际的城址发现了东外郭城和西外郭城,还发现了北外郭城,但是没有发现任何南郭城的痕迹。根据考古实测,北魏洛阳城东西长约10公里,这和史料的记载是相符合的。但是在城址南边发现了四夷馆的遗址,其中四夷馆最南边和最北的外郭城残迹距离是10公里左右。这也就是有些人认为北魏洛阳城南北是10公里,总面积达平方公里的原因。
但是根据史料记载,四夷馆和四夷里的位置都处于北魏洛阳城南城门外,不在外郭城内。所以把四夷馆和四夷里以南算作北魏洛阳城的南界显然是不成立的。即便是四夷馆和四夷里的面积都算上,最大也就2平方公里不到,总面积还是七十几平方公里。
无论北魏洛阳城的规模有多大,其形制布局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两汉以来的都城相比﹐出现了划时代的变革﹐为隋代的大兴城﹑唐代的长安城和洛阳城的营建开创了先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