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林人向外地人介绍和林格尔历史时,往往会潜意识地导入两个误区:一是胡人之地;二是二十家之源。
胡人原指中国以北的蒙古高原地区的游牧族群。胡(hun)是北亚民族语言中人的意思。在两晋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入侵中原,纷纷建立政权。所以,这一时期习惯上又被称作五胡十六国。这一时期,也是胡汉矛盾冲突最激烈、最尖锐的时期。所谓邪正不并存,譬如胡与秦(《晋书》),将汉胡的关系比作正邪两面,不管我们感情上接受与否,客观的说,这种思想一直是这个时期的主导思想。毕竟民族间从排斥到融合,是一个很艰难也很漫长的过程。
一说到胡人,好多人会认为这是对少数民族的蔑称。汉族人对北方少数民族称之为胡,对南方少数民族称之为蛮,让人一下想到一个成语胡搅蛮缠,文化不发达,不通事理!所以给外人第一印象,和林格尔在古代好像是一个地广人稀,草木丛生,极其落后的地方。
二十家之源,咱们和林人每每向外人介绍和林格尔时,总会讲到和林格尔是蒙语,翻译成汉语时就是二十家子的意思。清康熙年间,在现在的城关镇置二十家子驿站,因为当时有二十户人家,所以叫二十家子。让外人觉得我们和林格尔的历史,武大郎放风筝,出手就不高。其实当时的和林格尔只是一个简单的地名,甚至是一个村名,是一个点;而后来的和林格尔,是一个拥有7座古城的县名,是一个辖城概念,是一个面。并不是说和林格尔辖区内起初只有二十家人家!
讲述我们和林格尔历史,应追溯到中华文化发源地——黄河,黄河流经内蒙古的河套一带。河套平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是黄河沿岸的冲积平原。河套是指黄河几字弯和其周边流域。河套平原一般分为宁夏青铜峡至石嘴山之间的银川平原,又称西套,和内蒙古部分的东套。有时河套平原被用于仅指东套,和银川平原并列。东套又分为巴彦高勒与西山咀之间的巴彦淖尔平原,又称后套,和包头、呼和浩特和喇嘛湾之间的土默川平原(即敕勒川)的前套。而和林格尔正是在敕勒川范围。夏朝奠基者禹,曾来河套一带治过水,并在包头修筑了一座石城!
和林格尔,有黄河的两条支流。浑河支流,发源于山西省平鲁县,在长城的杀虎口附近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境内后,先自东向西流,然后又折向西南进入清水河县,于岔河口附近汇入黄河。茶坊河古称白渠水,发源于和林格尔东摩天岭,西北经土默川注入黄河,其上游岸右有汉置武进县遗址,今名黑老夭乡古城窑村。
早在公元前年至前年,这里同太行山以西、陕西子午谷以东、晋南、关中以北大青山南区域一样,同步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人类过着定居的以原始农耕为主兼狩猎、渔猎的群居生活。主要居住在浑河、古力半纪河、宝贝河流域沿岸以及石匣子沟等山区、丘陵地带即依山傍水的缓坡向阳的地方。
在浑河、古力半纪河、宝贝河,三河流域,已出土发现了石器、青铜器、陶器、瓷器、铁器。足以证明古代和林格尔一带系属于黄河文明!
在和林格尔竟发现七座古城,其中历朝代多、行政治所在县、郡以上者,首推土城子,古城历年几无缺环。被誉为草原第一都。迄今城垣犹在、瓮城门宏大者,为新店子镇东5里的榆林城(东汉武成县、元平地县、明朝玉林卫),和大红城(明朝云川卫)。小红城(隋紫河镇、元屯田镇),董家营乡上布袋沟古城(西汉云阳县),黑老窑乡古城窑古城(西汉武进县),公喇嘛乡古力半村古城(西汉定襄县)。一个县城,七座古城,实属罕见,这足以说明和林格尔县有着悠久且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此外,在和林格尔,古墓葬,已发现30多处,战国、汉、北魏、隋唐、辽等,新店子镇小板申东汉壁画和大红城乡另皮窑南喇嘛泂窑北魏墓壁画,是罕见的考古发现,引起中外学者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