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灭亡后,北方多年动乱混战,直到北魏的出现,北魏成为南北朝对立时期,第一个北方的王朝,而在北魏建立之初并不是最有实力一统北方的,在前秦经历淝水之战的打击后,逐渐分崩离析,后燕北魏先后立国,相对来说,当时后燕成为了前秦之后,最有底气统一北方的,北魏在军事和国力上处于劣势。

但是参合陂之战,后燕主力精锐遭遇重创,历史记载,燕军四五万人被坑杀,此战之后,次年北魏又开始大举主动进攻后燕,可以说参合陂之战,成为了魏燕局势逆转的关键战役,更是影响北方归属权的关键一战。

首先要说的是,北魏和后燕的缔造者,拓跋珪和慕容垂都是一代枭雄,趁前秦分崩之机,集结实力自立,拓跋珪于年立国,慕容垂于年立国,两者相差时间不多,不过崛起于中原之地的后燕,显然国力更为强大。

慕容垂中前期的后燕,败东晋、前秦、灭西燕,疆域扩大到今河北、山东及辽宁、山西、河南大部,可以说基本恢复了前燕时期疆域,成为当时割据北方势力最为强大的国家。

而同时期的北魏,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和两大源自南匈奴的部落争夺地盘,期间拓跋珪还向慕容垂寻求过军事协助,在军力和国力上,后燕都处于优势,两国之间的关系也相对和谐稳定,直到公元年,慕容垂在位晚期,他决定没了北魏,为后燕统一北方扫清最后的障碍,毕竟当时北魏虽然国力上比不了后燕,但是已经是割据北方的政权中,唯一可以和后燕一战的国家了。

《晋书.慕容垂载记》遣其太子宝及农与慕容麟等率众八万伐魏,慕容德、慕容绍以步骑一万八千为宝后继。

慕容垂让太子慕容宝领兵8万征讨北魏,当时有人就建议不要和北魏开战,但是慕容垂并未采纳,并不是说他到了晚年糊涂了,我个人认为他意识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在慕容宝率部征讨北魏时,慕容垂已经重病,这也给出征的燕军埋下了败亡的隐患,慕容垂是想在自己死前,击败所有足以威胁到后燕的对手,所以他才在灭了西燕后,即可马不停蹄的征讨北魏。

想必慕容垂也知道自己的儿子们不是拓跋珪的对手,可以说北魏和后燕两个国家的国运和开国君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北魏能够最终击败后燕,逐渐强大一统北方,离不开一个基本的条件,那就是拓跋珪要比慕容垂年轻,虽然慕容垂活了70岁,拓跋珪遭遇政变被杀,只活了39岁,但是拓跋珪是在慕容垂死后13年才挂的,两位雄主交手的时间并不多。

奈何慕容垂的儿子们没有那个能力和拓跋珪相抗,可以说参合陂之战就是后燕的一群“小鲜肉”败给了拓跋珪这个“老油条”,若是慕容垂和拓跋珪同样年轻,结局可能就不同了。

《魏书.张衮传》慕容宝之来寇也,衮言于太祖曰:「宝乘滑台之功,因长子之捷,倾资竭力,难与争锋。愚以为宜羸师卷甲,以侈其心。」

面对燕军大举来袭,拓跋珪采取了张衮的建议,那就是示弱诱敌,北魏示弱的程度绝对在很大程度上麻痹了燕军。

太子慕容宝统军,他也是知道慕容垂的意思,慕容垂重病,无法亲自率军征讨,而这次军事行动也是给慕容宝机会,只要能够灭了北魏,或者重创北魏,那么他这个太子的位置只会更加稳固,可见慕容垂对于太子还是很看重的。

所以慕容宝也是希望能够和北魏打一场硬仗,彻底击败拓跋珪,灭了北魏的,加之后燕刚刚灭了西燕,燕军军势正盛,将士勇猛好战,这个时候正面和燕军交手,北魏并不能取得便宜,所以拓跋珪果断选择服软,服软到燕军都“不好意思了”。

《资治通鉴.晋纪三十》珪从之,悉徙部落畜产西渡河千馀里以避之。燕军至五原,降魏别部三万馀家,收穄田百馀万斛,置黑城,进军临河,造船为济具。

燕军可以直抵五原,大致就是今天的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一带,可以说是深入魏国境内了,但是魏燕双方并未爆发什么大战,就是因为北魏“服软”服得很彻底。

要知道当时的北魏都城在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也就是说拓跋珪连都城都不要了,表面的抵抗都没有抵抗一下,直接带着部众和牲畜粮草西渡,躲避燕军兵锋。

虽说燕军一路上也有所收获,但是北魏主力早已撤离,燕军的收获并不大,可以说拓跋珪这是打的坚壁清野的战术啊,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拉长了燕军的补给线,这本身上就是对燕军的致命打击,加之天气逐渐变冷,对燕军就更为不利了。

《魏书.慕容宝传》宝乃引船列兵,亦欲南渡。中流,大风卒起,漂宝船数十艘泊南岸,擒其将士三百余人。太祖悉赐衣服遣还。

同时在魏燕两军隔江对峙的时候,有被大风吹过岸的燕军将士,拓跋珪好吃好喝的“伺候”好,再把人送回去,又是极力的“认怂”,这都在示弱,让燕军将士更为骄躁,似乎只要燕军过江,北魏就可以被灭了。

其实就实际结果而言,慕容宝所统帅的燕军从兵临五原开始就逐渐掉入到拓跋珪的陷阱中了,燕军劳师远征,在没有和北魏军交战的情况下,必然不会仓促撤军,那样的话,此次出征的意义就没有了。

而且对于慕容宝来说,此战是拿来了给自己立威的,总不能一仗不打,带着8万余将士来了一次自由行就撤军了啊,人家也是要面子的啊,这要是灰溜溜回去,这太子之位还好意思坐吗?

但问题是燕军想战,而北魏不急于战,慕容宝实际指挥作战能力自然是比不了拓跋珪的,隔着黄河相会对峙,他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结果就是,你不出招,人家拓跋珪出招了。

《北史.僭伪附庸传》始宝之来,垂已有疾。自到五原,道武断其行路,父子问绝。

《魏书.慕容宝传》太祖乃诡其行人之辞,令临河告之曰:「汝父已死,何不遽还!」

《资治通鉴.晋纪三十》燕、魏相持积旬,赵王麟将慕舆嵩等以垂为实死,谋作乱,奉麟为主。事泄,嵩等皆死,宝、麟等内自疑。

拓跋珪耍了“阴招”,那就是派人去截杀燕国后方派往和前线燕军联系的信使,断绝了前线燕军和大后方的联系,而要做到彻底的消息断绝,显然燕军的后勤也必然几近断绝,这也是燕军过于深入魏境弊端。

此时在五原驻扎的燕军就已经逐步走向危亡的边缘了,和魏军对峙毫无进展,和后方的通信也断了,拓跋珪趁机派人向燕军军营传达假的消息,称慕容垂已经死了,这在燕军将士心中埋下了一个怀疑的种子。

毕竟燕军大举出征前,慕容垂的确病危,他在参合陂之战次年就挂了,这就给前线的太子慕容宝以及诸多燕国宗室子弟一个相互猜忌的契机,毕竟慕容宝必然想撤军回国继位,而其他宗室子弟想的就是,只要杀了慕容宝,那么自己就有资格继承帝位,有些事情就怕人惦记。

在这种环境下,久久打不开战局的燕军内乱了,慕容麟的部将想要拥立慕容麟为帝,事情败露被诛,可以说在北魏军还没有杀来前,燕军内部已经发生了极为严重的问题,显然慕容宝是无法搞定这种局面的,所以他只能选择撤军。

那么对于燕军将士意味着什么,大举征伐,徒劳无功,必定心生怨念,军心不稳,这支燕军已经不是当初败前秦,灭西燕的燕军了,而且慕容宝为了自保,也只能将注意力放在内部而不是北魏身上,毕竟谁能保证军中不会再次发生类似慕容麟的事件。

所以慕容宝所率燕军已经失去了和北魏继续作战的能力,只能选择仓促撤军。

《魏书.太祖纪》是时,陈留公元虔五万骑在东,以绝其左;元仪五万骑在河北,以承其后;略阳公元遵七万骑塞其中山之路。

按照《魏书》的记载在,魏军在燕军周围布置了17万部队,而且这还不包括和燕军隔岸对峙的魏军,我个人认为这个兵力数字是有所夸大的,按记载来看,魏军集结了20万上下的兵力,而且还是以骑兵为主,这还怕8万燕军个头啊,完全有机会正面硬刚,灭了这支燕军。

话说回来,慕容宝撤军时竟然没有在后方留有斥候探查情况,只因为慕容宝认为黄河尚未冰冻,魏军无法渡河,所以安然撤军而去。

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燕军撤军发生在当年的十一月,那时五原附近的黄河流域应该是尚未进入冰冻期,当然,可能是战争发生的时代,气候与现在不同,按照记载的说法是,在燕军撤军后,突然气温骤降,几天的时间,黄河就冰冻了,魏军得以渡河追击。

我个人认为,这应该是比较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毕竟历史记载没有必要在魏军渡河方式上都撒谎,若是黄河没有冰冻,魏军也有战船可以渡过黄河了,不然之前在战争初期,北魏西迁渡过黄河靠的是什么呢?可能在燕军撤军前,黄河已经逐渐冰冻,只是暂时不能承受军队通行,而燕军撤军后,突然骤降的气温,给了魏军追击的机会。

《晋书.慕容垂载记》还次参合,忽有大风黑气,状若堤防,或高或下,临覆军上......昙猛固以为言,乃遣麟率骑三万为后殿,以御非常。麟以昙猛言为虚,纵骑游猎。

当燕军回撤到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东北)时,也遭遇了恶劣天气,慕容宝派慕容麟率部殿后,话说当时慕容宝是不是挺希望魏军追上来的,帮助自己除掉慕容麟啊,不然派他去干嘛?慕容麟也并没有为燕军守好后方,反而是没有太多防备。

直至魏军追击到参合陂的西边,趁夜登山,在清晨时分发动了对参合陂东边燕军大营的突袭,毫无防备的援军很快被击溃,数万燕军将士投降,慕容宝仓皇逃走,此战出征的燕军逃回生还的也就几千人,因为战后,拓跋珪接受了下属建议,为了削弱后燕的实力,坑杀了被俘获的燕军四五万人,出征的精锐燕军主力遭遇了重创。

可以说参合陂之战,挫败了慕容垂想要在有生之年击败北魏的计划,此次燕军统帅阶层都无大才,面对拓跋珪的各种出招都没有应对之策,仅仅是率部和北魏在黄河两岸呆板的对峙,给了拓跋珪从容的应对时间和空间,最后还大意的被魏军摸到了眼皮子地下,燕军主力尚未打什么硬仗就败了,堪称后燕立国后的奇耻大辱。

同时参合陂之战也造成了连锁反应,慕容垂深知自己的儿子们不是拓跋珪的对手,所以只能拖着病亲自出征,当回师路过参合陂时,病情加重,之后一命呜呼,他死后,后燕很快陷入内斗之中,再也不是北魏的对手了,参合陂之战,北魏可谓一举扭转局势,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参考资料《魏书.太祖纪》《魏书.张衮传》《魏书.慕容宝传》《北史.僭伪附庸传》《晋书.慕容垂载记》《资治通鉴.晋纪三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