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的号怎么挂 http://m.39.net/pf/a_9074017.html

从和林城关镇出发,驱车沿和——杀公路一路前行,15分钟就走到城关镇武松村的一块石碑脚下。

武松村,原名乌素途路,蒙语意为“水源地”,起名于明末清初,因为水草丰美,该村曾是蒙古人土默特部驻牧的地方,乾隆年之后,又陆续有山西朔州、忻州的走西口汉民定居,逐步形成村落。“乌素途路”这个蒙语村名,后来人口语相传叫成“武松图路”,再之后直接简化叫“武松”。村名与《水浒传》里的打虎英雄没有丝毫瓜葛,但“水源地”与村口的一块清代石碑和碑下的一条古道有历史渊源。

乌素途路,特殊的地质构造,形成一处水源旺盛之地。相传,村中曾有一处泉眼,使村内汪洋一片,村民久治无果,后来从五台山请来几名道人治理水患。道人用7口巨型大锅将喷涌的泉眼盖住,并在原地建了一座豪华的关羽庙才将水患镇住。

撇开传说,真实的武松村过去确实水多,遇有大雨更是汪洋一片。即使是大旱年份,村内三条较大的河沟内(南河槽、大西沟、窨子沟)常年都有清澈的河水潺潺流动,村西暖水钵子十几处泉眼常年喷涌,生生不息。每年春夏时节,清澈广布的水面及周围近亩大的黄绿色的寸草摊,除了自由觅食的成群骡马大畜,还吸引着数十种迁徙候鸟在这里翻飞、觅食、嬉闹。蓝天白云下、茵茵绿草间,蜿蜒流动的河水和活奔乱跳的各种畜禽,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冬季,白雪皑皑,大地冰封,三条河流溢升的冰面,晶莹玉洁,像几条飘舞的白色缎带相互串联着、交织着,平展开阔的冰面成了孩子们嬉戏打闹的乐园。

村西口的一段米长的路,途径一条小河和一片沼泽地,每年春季4-5月份,土地消融解冻,灰黑色的泥浆从地下深处串升到坚硬的路面下,使路面形成松软的“席梦思”,空人走上去绵绵软软,弹性十足,重车轮胎压上去便挤破路面垫层,深陷下去,难以行走。年年修路,年年如此。商人愁,军人急,官人忧……石碑记录的就是清代乾隆年间该村该地修桥补路的往事。

石碑所述修桥补路工程内容为,修建一座小桥和治理一段多米长的路面。大约从4月份土地消融开工,到6月份工程竣工。路修好后,为记录捐资筑路人的功德,官府及村民请一名叫刘福阳的先生为石碑撰文凿刻,又请石匠温旺海、泥匠乔奇花,在村西沼泽地末端、面向西南的齐整石壁中间,规整地凿开一个圆顶小洞,洞内竖置一块黑色石碑,并撰刻碑文。

现在看来,碑文有部分残缺,表面也有风雨侵蚀痕迹,阴刻碑文共字。现在连村里原住村民也多数不大清楚,它静静地伫立在这里已经年了,立碑时间为乾隆十九年()6月份。此时,清廷建成的绥远城刚刚才14年。

曾几何时,这条路上,车粼粼、马萧萧、驼铃声声、长调悠悠,走西口浩浩荡荡的队伍沿着这条路长途跋涉而来。往返于右卫(梁家油坊)与绥远城的清廷绿营兵及车马辎重日夜忙绿地在碑前穿梭,一拨拨晋商驼队也日夜不停、悠悠地穿行在这条古道上,杀虎口税卡曾经日进斗金、斗银,惊人的财富从这里流过。

石碑高厘米,厚16厘米,碑座长74厘米,宽55厘米,厚33厘米。碑首为穹型(上为半圆,下为长方形),碑身为青色火成岩,碑座为白页岩。碑旁立着一块和林文物部门用水泥制作的小牌,标注为“清代石碑”。

石碑上刻写了一件真实感人的历史往事。

石碑造刻于清乾隆癸酉年戊午月(公元年6月),记述村民及沿途商号经理人,当年修筑碑下左前方多米长渣气泥泞路和一座小桥的集资情况。朔州、忻州等沿途商号共商集资白银八十一两陆钱,按照等量米面购买力折算,清代中期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多元人民币,那么八十一两陆钱银子就至少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元,是一笔不小的投资。

《和林格尔县文物志》载:碑文(碑文竖行,现改横排)如下:

尝闻修桥补路古今之盛事众集成功人心之快

举遐嵇策籍徒不废开山成平禹王谟猷欤哉

何风之隆也兹有五素途路村观一微渠石咀西

侧有一小河二俱系归化城之大路天雨浩大

浸徒行者苦于病涉□车载者叹其不前阖乡公

议各捐已资观音殿前建立桥梁虽不能并行不

悖亦可以任重致远石嘴左边劈山成路虽不能

周道如底亦可以往来顺利今功成告竣爰勤碑

石今后之人有所观瞻则创建修补之功相循而

不已焉是以为序

碑的序文提到“朔州刘福阳撰文,静乐县稽文锦施银五两”,其他施银商号还有“汾州馆”、“清泰馆”、“益隆号”、“大有局”、“普宁局”,其州县俱系山西朔州、忻州,其商号及其经理人亦为沿途旅蒙商。可以想象,要不是这条路重要,要不是有其他路可以绕行,虽然清代和林格尔县域属于山西朔平府管辖,遥远的晋商也不会为口外的一段仅百十米长的路出资的。

据《绥远通志稿》、《和林格尔志草》、《和林格尔县志》记载,清代,山西经杀虎口通往归绥的大路有三条,一条是出杀虎口经东二铺,过宁远(今凉城永兴)入石匣沟,穿参合径(今和林西沟门),经哈拉沁到达归绥。第二条出杀虎口,经东二铺、佛岩沟、喇嘛洞夭、浑津沟、黑老夭,入茶坊沟,过公喇嘛到达归绥。第三条经杀虎口、新店子、乌素图路、二十家子到达归绥。

前两条大道基本都是在大山峡谷的河道中,蜿蜒曲折,乱石挡道,个别路段还要盘山、攀岭。夏秋遇有降雨,山洪暴发,无法通行。冬季河道结冰,车马无法行走,春季冰雪融水还是无法行走,一年中基本能正常通行的时间不多。相比另外两条路,第三条路虽然前有老爷坝的陡坡,后有武松村的泥淖。但相对前两条路来说,整体条件较好,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小。

随着年9月、年1月京绥铁路、京包铁路的相继延伸贯通及其它多处晋蒙陆路交通的开通,前二条大路逐步走向衰落、衰亡,而途径武松村的第三条大道,汉称定襄道,唐称单于道,清代为军道、驿道、贡道,亦称旅蒙商道、官马御道。自康熙三十一年()开通,历经多年,从悠悠行走的驼队到牛马车,再到疾驰狂奔的大汽车,始终没有停下繁忙的脚步,至今仍是内蒙到山西的交通要道。

这条路清代的无数次补修不说,自民国四十九年(年)开始,后来有记载的大型修筑就有年、年、年、0年四次,现在已经成双向4车道二级柏油公路,且由之前的省道(S)变成了现在的国道(G)。需要说明的是:年那次大修,是日本侵略者强行征集当地劳工修筑的,是为日本侵华服务的。

自清代以来,这段路几乎每年至少修补一次,过去每次大修都是在泥泞时期往上面铺垫大石和砂子,但铺垫的砂石也是解一时的困难,第二年甚至当年就又出现翻浆的情况。我在武松村出生、长大,在我的记忆里,每年春季都要发生交通阻塞现象,路政部门每年都要进行规模不等的修筑,路面上铺垫的砂石不计其数,但用不了多日,依旧如初,仍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直到0年,政府进行的那次高标准整治和扩修,采用硬化垫层和其他现代工程技术措施才最终彻底解决了近二个半世纪的行路难。(刘有文)

来源:和林格尔县宣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