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年至前年)是先秦经济大发展时期,也是先秦金属铸币大发展时期,西周、春秋之际,在商业经济最为繁荣的东周王畿之内,出现了形体类似古代农业铲的钱,即原始布。它被认为是已发现西周时期最初形态的金属铸币,但它较为笨重。约在时期至秦(公元前年至前年),空首布应运而生。

空首布的形制大体可分为平肩弧足、斜肩弧足、耸肩尖足和平肩平足四种类型。耸肩尖足空首布较为少见,有弧裆、方裆之分,均为长銎,依其形制大小不同,亦可分为:特大型布,其特征为长銎,裆呈弧形,钱面多无文字,带有文字或图案的更为稀少,通长毫米,身长毫米,57毫米,59毫米左右;大型布,形体似特大型布,但小于特大型布,裆较为平直,通长毫米,身长93毫米,肩宽65毫米,钱面铭文有数字或单字,多字的较珍稀;中型布及小型布。

先秦货币上的文字繁简不同,与甲骨文、金文有着前后相承的关系。据专家统计,空首布上的铭文、符号有多种,可分为数字、干支、地名、符号等,内容丰富,但很难判定文字和图案的含义。

在战国时期品种繁多的布币种类中,三孔布币铸期短,存世稀少,具有极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成为十分特殊且珍贵稀有的珍品之一。它价值昂贵,伪品较多,真品极其罕见,目前仅发现30余种。

年4月,在山西省朔县出土的宋子三孔布币,为布币有出土记录的开始。年,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出土过三孔布币,著名书法家、鉴赏家、收藏家杨鲁安先生曾在3年《收藏》刊物发表过一篇研究文章,畅述三孔布币的历史、文物价值。笔者目前收藏有一枚三孔布币,该币铲形、圆首、圆肩、圆足,在币首两足端处各有一孔,正面铸造有“下邲阳”字样(背面一两),长7.2厘米,足距约2.1厘米,厚0.1厘米。这枚布币是笔者6年12月从老乡手中购得的,同时还购得3枚战国尖足布币和小直刀币,这一收获让我十分欣喜。十多年的收藏经历,让笔者感受深刻:纵使生活并不富有,但收藏过程让精神得到了愉悦。藏家收藏的不仅仅是古玩,更是在收藏历史、收藏文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