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阅读需4分钟
时代赋予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科技给予人们惊人的传播力量,是现代高效让“网红”成为了一种身份、一份职业、一个时尚代名词。网络的力量空前巨大,从比塞塔的“焙子”、戈壁牛羊肉的“奶皮卷”,到听着亲切的“呼市此地话”、“草原雪道特色老街”,“网红”的推动力无意间带火了首府一票美食和人文景观。
美食爱好者遇上抖音兴趣也能变成事业
抖音作为一款可拍摄音乐创意短视频的社交软件,自年9月上线后便迅速风靡全国,成为时下最火的短视频发布平台。这个时尚“神器”的出现也为热爱美食的吕龙带来了机遇,一个通过短视频宣传推荐呼市美食的抖音号——“呼和浩特吃喝玩乐哥”应运而生。
“呼和浩特吃喝玩乐哥”吕龙“如果你问我呼市的焙子能夹什么,火腿、鸡蛋、素肠子、烧麦……给我们一个焙子,我们能夹下整个世界!”“说起铁帽,据说是打仗时期士兵的头盔,烤肉前要先软和点来上一圈鸡蛋,现烤的鸡蛋撒上孜然可好吃了……”点开网红“呼和浩特吃喝玩乐哥”的抖音圈,一条条诱人的呼和浩特市美食配上地道的此地话,瞬间就能抓住粉丝的眼球,吸引着大家循着他的“美食故事”去探寻美味。
“呼和浩特吃喝玩乐哥”吕龙是呼和浩特托克托县人,来到呼和浩特市区生活第7年了,他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年毕业后在工地工作了两年,后来又在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招标公司工作了3年。那时候每天下班就会去呼市的大街小巷找好吃的,喜欢把美食分享给大家。从年底开始,便在新浪微博开通了“呼和浩特吃喝玩乐频道”,到目前已经拥有78万粉丝。每年夏季进入旅游季,好多外地人会从新浪微博私信咨询关于内蒙古呼和浩特旅游的一些问题,最多的时候一天有80多个人咨询,吕龙便开始整理了一些本地必吃的特色美食、必玩的旅游景点推荐给外地的网友们,让他们能在呼和浩特吃到最地道的本地特色美食。
“最初就是自己爱吃,平时就特别喜欢去交流、探寻美味,而我们的呼和浩特市几乎每条街巷都能找到心仪的味道,让人胃口大开。”12月2日,吕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最开始通过微博推荐美食的时候就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每天不断刷新的点赞和评论给了他将“呼和浩特吃喝玩乐频道”做好的信心。
6年的时间,吕龙已经吃了近家餐馆,每一家的特色、位置、环境、菜品他都在小本子上详细记录。年,他计划出一个详细的呼和浩特美食地图,根据品类、地段详细分类,目前已经完成了一半。他希望未来继续通过微博、抖音等网络平台把呼和浩特美食故事分享给更多的人。
80后小伙用呼市方言拍段子成网红
在抖音平台,有一位主播“中意响当当”,人称南二环吴彦祖,他把一些时下流行的话题或搞笑事儿,以小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大众。视频表演形式幽默风趣,配以“原汁原味”的呼市此地话,博得观众一笑的同时,也将呼市方言源源不断地传递出去,他的粉丝量已过10万。
“中意响当当”中意“叼躲”“款款儿”“叨啦”“提溜”……这些呼市方言拍成的段子搞笑、幽默,让看到的人无不捧腹。说起在抖音平台创建“中意响当当”的中意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喜欢表演唱歌,希望通过幽默的风格为大家减压,给大家传递欢乐。
中意是和林格尔县人,是一位踩着80后尾巴出生的小伙子,机缘巧合下成为一名婚礼主持人,本来富有磁性、浑厚的嗓音让人听着陶醉,却偏偏用方言做直播。中意告诉记者,直播用呼市方言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呼市本土语言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意告诉记者,年才开始接触直播,想象着“中意响当当”能被观众熟知的那一天。但很快他就被现实“上了一课”,没有流行的段子,呈现的作品非常生硬,浏览量也很少,实际上看视频的也只是亲朋好友。年8月份,中意录制的一条“学妈妈叫”的视频,一瞬间火了起来了,点击量达63万,“中意响当当”才开始逐渐受到更多人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