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论坛
气象学在中国有极为悠久的历史。古人初步掌握天文物候规律后,开始进一步总结生活生产经验,进行天气预测。历经各时代递进发展,人们发明了很多种天气预测手段,如龟卜、易占,观天文及云气,察地理及动植物等,并发展出一些独特技术,如测风量雨工具等。古代的天气预测知识主要是经验的结晶,在陆地和海洋方面均取得重要成就,对传统气象学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天文气象天气预测农业谚语G.53A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长期领先于世界的科学技术体系,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这个璀璨的体系中,气象学是十分突出的支脉之一。人类的活动与气象息息相关,无论是最初的穴居巢宿、采摘猎捕,还是后来的择地建屋、刀耕火种,以及更晚的封邦建国、锋矢商旅,都脱离不了对天气的依赖。上古的大禹治水传说,本质上是大洪水灾难在历史记忆中留下的深刻痕迹。正因为天气对人类活动具有制约性作用,所以人类自产生意识以来,就十分渴望能够参透瞬息万变的天象机密,预知未来的天气变化,直到今天,仍在为此而不懈努力。
广义而言,古人对天气的预知分为几个不同层次。首先是对宏观天文规律的掌握。如昼夜更替、秋去冬来、寒来暑往等。距今约年的河南濮阳蚌塑龙虎、北斗墓的发现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期,人们已将黄赤道附近的天区划分为龙、虎、鸟、麟四象,有了观象授时的观念。其次是对长周期物候规律的认识,即发现某些动物、植物、鸟类、气候等具有随时间变化的固定规律。最后是对短期内具体天气变化的预测,即本文重点介绍的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奠定了中国天文学的基本框架
由于文献不足征,古人对短期天气变化的预测始于何时我们无从知晓。但商代之时,甲骨文关于天气现象的记录已十分丰富。如甲骨文有气、象、云、风、雨、霁、雹、雪、霜、霾、雷、雾等多个关于天气的字,雨则能区分?雨、雷雨、洌雨、疾雨等多种形式,说明商人对天气的认识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商人经常占卜预测天气变化,卜雨和卜霁(雨止)因此成为当时最主要的占卜类型之二。
西周时期,天气预测知识有了进一步发展。《周易》中出现了天气谚语。如《震》六三爻辞云:“震苏苏,震行无眚。”《豫》六二爻辞云:“介于石,不终日。”《小畜》卦辞云:“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实际上《周易》的成书本身即与天气知识密切相关,如阴阳为爻,组合成卦。《诗经》则收录了很多关于物候、节气和天气的诗篇,其中与天气预测有关的如“终风且暴,顾我则笑。……终风且霾,惠然肯来。……终风且噎,不日有噎。……噎噎其阴,虺虺其雷。……”(《邶风·终风》)
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学从观象授时向推步历法过渡,进入到精确计算阶段,初步奠定了中国天文学的基本框架,此时常见根据天文现象来预测天气的现象。湖南马王堆出土汉文帝时期的帛书《五星占》和《天文气象杂占》包含大量战国资料,从中可管窥这种古老的传统。譬如《五星占》说水星主正四时,“一时不出,其时不利;四时不出,天下大饥。”“其出不当其效,其时当旱反雨,当雨反寒;当温反寒,当寒反温。”当然,这个时期的气象观测水平也有了很大进步,《吕氏春秋》便汇总了很多相关资料。如《十二纪·季夏纪·明理》有关于云、日旁云气、月旁云气、气等非常细致的观察。这里虽然没有出现根据云气预测天气的证据,但后来相关技术的出现无疑得益于长期观测传统。
汉代开始中国气象知识朝着科学的方向继续发展
竺可桢先生在《中国过去在气象学上的成就》一文中指出,自汉代开始中国的气象知识向三个方面发展,一是观测范围的推广和深入,二是气象仪器的创造和应用,三是大气现象的理论解释,这三个方面均有很多超越西方的伟大成就。就气象仪器而言,汉代发明了专门的风向器和原始的湿度器。古人测风最初使用羽毛或旗帜。东汉时著名科学家张衡发明了相风铜乌,放置在长安宫南灵台之上。考古资料表明,旗帜和相风乌确实是当时的实用技术。原始湿度器首见于《史记·天官书》记载:“冬至短极,县土炭,炭动,鹿解角,兰根出,泉水跃,略以知日至,要决晷景。”其原理是把土和木炭置于天平两侧,根据倾斜情况判断空气湿度,即《淮南子·说山训》所谓“悬羽与炭,而知燥湿之气”。
汉代的相风铜乌在三国时被改进成木乌。《晋书·五行志》载:“魏明帝景初中,洛阳城东桥、城西洛水浮桥桓楹同日三处俱时震。寻又震西城上候风木飞鸟(乌)。”这种技术此后继续使用,至唐代李淳风《观象玩占》详细介绍了候风羽葆和相风乌的制作方法,以及相风乌的适用场合和观测场地等。李淳风还根据风吹树木的程度将风力分为十个等级,除静风、和风外,其他八级为“动叶,鸣条,摇枝,堕叶,折小枝,折大枝,折木飞砂石,拔大树和根”。这种风力分级法是气象学上的重要创举,较西方类似方法早一千多年。
天文与气象预测相结合的传统在唐代有进一步发展。如瞿昙悉达撰《开元占经》是中国古代一部非常重要的天文星占文献,同时也有大量气象学知识。其卷90到卷包含对各种气象现象的认识,尤其风占、雨占、霜占、雷占等篇汇总了很多唐前记载,部分内容属于天气预测性质。再如敦煌写本文献中有一种《占云气书》残卷,包括“观云章”和“占气章”两部分,内容分为彩绘云气图和注释文字,主要讲述行军攻战时云气的形态、颜色、浓淡以及占卜吉凶胜败之事,属于天文气象与军事融于一体的术数文献。
唐代另一项天气预测成就是黄子发撰写了一部专业著作《相雨书》。此书虽然只有一卷,但内容丰富,包括候气、观云、朝辨雨法、察日月并星宿、会风详声、推时、相草木虫鱼玉石、候雨止天晴、祷雨、祈晴等十部分,涉及根据云的形状、颜色、位置、行速来预报下雨的时间和雨量大小,根据候气法预报天气,根据虹、雾预报天气,根据动物及周围环境预报天气等,可谓对此前天气预测经验和技术的一次阶段性总结,具有重要的科学史价值。
宋元在气象学领域有不少重要创造发明
宋元是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巅峰时期,在印刷技术、火药火器、天文历法、数学、医药学、航海技术等领域均有重大成就,在气象学领域亦有不少重要创发,如对虹、梅雨、舶趠风成因的科学解释,对海市蜃楼现象的记载和解释,首创雨量和雪量的观测技术和科学计算方法等。在天气预测方面,出现像道经《雨旸气候亲机》和农业文献《田家五行》这样的专著。
宋元之际,道教符箓派兴盛,“雷法”便是其中之一。通雷法的道士声称可以呼风召雷,伏魔降妖,祈晴雨,止涝旱。雷法虽以宗教形态呈现,但如果没有深厚的气象学知识,它很难长久流传。《雨旸气候亲机》是一部侧重介绍天气预测的雷法之书,分为太阳、太阴、天罡、北斗、龙炁、白虎、河炁、“雷牌”三十九图、诸雷气候、妙洞引以及先天一炁雷霆玉章等部分。其预测天气的方法,包括观测太阳、月亮、星辰等,有不少直到今天仍在民间流传。如观月法:“月色红,明日大雷雨;色青赤,应明日。有圆光大如车轮者,明日大风,三日后方应。外有白云结成圆光,不甚(明),明日亦大风。”如根据云的大小、位置、颜色等判断法:“有黑云成块,大者有风,其形如猪渡河。黑云如烂絮枯木,若霞,或遮太阴,或在月下,上应明日雷雨。白云如绵絮,小雨。鳞而自南至北者,明日南风至别方。同在日落后验之。”如根据动物的异常举动来预测天气的方法,包括石润水流、炎气蒸薰、鱼跃渊、蝼蚁封穴、蜈蚣昼现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书中还发明了一种独特的气象符号,这便是“雷牌”三十六图。“雷牌”本是道士作法祈雨时使用的令牌,将气象信息绘成图有助于直观认识。这些图有关于太阳、月亮、星辰、云气等周围状况所预示的天气变化情况,大概是道教的特色发明,较明清时气象云图的出现早得多。
《田家五行》由元末明初娄元礼编撰,是一部太湖流域的农业气象谚语和天气预测经验的汇总之作,主要反映南方的气候特点。天气谚语早在先秦便见诸记载,其后随处可见,譬如汉《焦氏易林》说“蚁封穴户,大雨将至。”《论衡》说“朝有繁霜,夕有列光。”后魏《齐民要术》说“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等等不胜枚举。这类谚语是人们长期生活生产经验的提炼,很多来自农业实践,但专门汇总成书则是《田家五行》的创新。全书分为三卷,上卷为正月至十二月类,中卷为天文、地理、草木、鸟兽、鳞虫等类,下卷为三旬、六甲、气候等类,收集了天气预测谚语一百四十余条,涉及天象、动物、植物和自然现象等多个方面。这些农谚包括短期预报和长期预测,因为出自长期生活实践,因而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如“东风急,备蓑笠”,“鱼鳞天,不雨也疯癫”,“春寒多雨水”,“鸦浴风,鹊浴雨,八哥儿洗浴断风雨”,等等。
明清时期的航海天气预测经验更加丰富
明清时期,天气预测继续重视农业谚语,出现徐光启《农政全书》、梁章钜《农候杂占》这样的著作,但更具时代特色的在其他方面,如航海天气预测。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非常繁荣,由于航海比陆行更加依赖天气,因而具有丰富海洋经验包括天气经验的人非常重要,故《西洋番国志》言,“始则子行福建广浙,选取驾船民中梢有经惯下海者称为火长,用作船师。”海洋天气预测经验在宋代见诸汇集,如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二的“江海船舰”。元代朱思本撰《广舆图》,是一部水利工程、航海技术和航海气象方面的名著,明代时由著名地图学家罗洪先修订重绘,得以广泛流传。该书卷二有“占验篇”,包含占天、占云、占风、占日、占虹、占雾、占电、占海等不同方面的天气预测知识。如占天云:“朝看东南黑,势急午前雨。暮看西北黑,半夜看风雨。”明代还有很多这方面的文献,如张尔岐《风角书》收集了历代占风候雨术,其中卷八谚语对海洋长期预报有相当参考价值。再如张燮撰《东西洋考》记述十六世纪东南亚各国的历史地理和漳州地区的海外贸易情况,其卷九《舟师考》中“占验”和“逐月定日恶风”两节涉及航海天气预测,尤其前者以韵文的形式总结了很多预测经验。
清代时传统的气象知识和技术有进一步发展,如发明了人工消雹技术、制定了全国雨泽奏报制度等,但这已是传统科学的尾声了。随着西方科学大规模传入中国,西方气象学开启了对中国传统气象学的替代进程。在更加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面前,古代的天气预测只能沦为经验层面的知识和技术。但尽管如此,古人的科学探索精神永远值得赞扬,因为这才是人类不断进步的源泉。
(作者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
①谢世俊:《中国古代气象史稿》,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年。
②陈正洪:《气象科学技术通史》,北京:气象出版社,年。
③洪世年、刘昭民等:《中国气象史—近代前》,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年。
责编/李一丹美编/杨玲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