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小编介绍了中国历史上所有国号为“汉”,“周”,“梁”,“秦”,“齐”,“夏“的王朝和政权,现在再来介绍一个,就是”魏“,国号为”魏“的王朝和政权可不少,有九个之多,仅次于十个的”汉“,现在来看看是哪八个。
西周时期的诸侯国魏国旗帜
一、魏国
魏国(前年—前年),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开国君主不详,历多少位君主不详,享国年。公元前年,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分封诸侯,其子周成王继位后,分封一姬姓子弟,定都芮城,魏国由此建立,数百年间,魏国由盛到衰,公元前年,魏国为晋国的吞并战争击溃,历时年的魏国灭亡。
战国七雄形势图
二、魏国
魏国(前—前年),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开国君主魏文侯魏斯,历八位君主,享国年。公元前年,东周威烈王姬午分封魏文侯,定都安邑(今山西夏县),魏国自此建立,魏文侯充满雄心壮志,率先进行改革,使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先强大起来的国家,后继位的君主魏武侯、魏惠王继续励精图治,魏国达到鼎盛时期,后继位的君主逐渐未能守成,对外战争又多次失利,公元前年,秦国正在进行兼并六国的战争,魏国为秦国击溃,历时年的魏国灭亡。
三国时期形势图
三、曹魏
曹魏(年—年),三国时期的割据政权,三国之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开国皇帝魏文帝曹丕,历五帝,享国46年。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实际掌握东汉王朝实权,最出名的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为曹魏的建立奠定基础,公元年,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退位,自立为帝,建国号“魏”,定都洛阳,因皇室姓曹,史称“曹魏”,东汉王朝正式灭亡,后曹魏趁蜀汉衰落之时一举击溃,蜀汉灭亡,公元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退位,历时46年的曹魏灭亡,西晋王朝建立。
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魏形势图
四、冉魏
冉魏(年—年),五胡十六国时期割据政权,开国皇帝冉闵,历一帝,享国仅2年,公元年,汉人冉闵趁后赵政局混乱之时杀死后赵哀帝石鉴,自立为帝,建国号“魏”,定都邺城,史称“冉魏”,冉闵称帝后,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杀胡令”,西晋时期发生的“五胡乱华”是汉民族的一次灾难,上千万汉人被屠杀殆尽,大有种族灭绝的可能性,冉闵的“杀胡令”,挽救了汉民族,所以后世大多认为冉闵是汉民族的救星,公元年,冉魏与前燕交战,冉闵兵败被俘,后处斩,邺城被攻破,历时2年的冉魏灭亡。
五胡十六国时期翟魏形势图
五、翟魏
翟魏(年―年),五胡十六国时期割据政权,开国皇帝翟辽,历二帝,享国4年。公元年,前秦在淝水之战后,陷入混乱,北方的丁零人翟辽也起兵反抗前秦统治,公元年,翟辽自立为帝,建国号“魏”,定都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史称“翟魏”,翟魏建国后,国力一直没有强大起来,多次与东晋、后燕等交战失利,后翟辽去世,其子翟钊继位,翟魏仍然衰弱,公元年,后燕成武帝慕容垂一举击溃翟魏,历时4年的翟魏灭亡。
北魏统一北方形势图
六、北魏
北魏(年—年),南北朝时期的北朝第一个王朝,是鲜卑族开国皇帝拓跋珪,历20帝,享国年。公元年,鲜卑族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自立为帝,建国号“魏”,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史称“北魏”,后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公元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攻灭北方其他割据政权,统一北方,北魏达到鼎盛时期,后北魏出现由盛到衰,再度中兴,再次衰落的发展,公元年,北魏发生宫廷政变和军事政变,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历时年的北魏灭亡。
西魏开国皇帝元宝炬像
七、西魏
西魏(年—年),南北朝时期由北魏分裂的割据政权,开国皇帝元宝炬(此时鲜卑已改“拓跋”姓为“元”姓),历三帝,享国21年。公元年,北魏权臣宇文泰拥立北魏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为帝,建国号“魏”,定都长安。史称“西魏”,与高欢控制的东魏分庭抗礼,宇文泰掌握西魏实权,西魏皇帝为傀儡皇帝,甚至被宇文泰掌握生死,公元年,宇文泰之侄宇文护逼迫西魏恭帝元廓禅位给其堂弟宇文觉,历时21年的西魏灭亡,北周建立。
东魏开国皇帝元善见像
八、东魏
东魏(年—年),南北朝时期由北魏分裂的割据政权,开国皇帝元善见(此时鲜卑已改“拓跋”姓为“元”姓),历一帝,享国16年,公元年,北魏权臣高欢拥立北魏孝文帝的曾孙元善见为帝,建国号“魏”,定都邺城,史称“东魏”,与宇文泰控制的西魏分庭抗礼,高欢掌握东魏实权,东魏皇帝为傀儡皇帝,甚至被高欢掌握生死,公元年,高欢逼迫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禅位给其子高洋,历时16年的东魏灭亡,北齐建立。
大魏开国皇帝李密像
九、大魏
大魏(年—年),隋朝末年割据势力,开国皇帝李密,历一帝,享国6年。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翟让趁势率众起义,攻陷瓦岗寨,以瓦岗寨为根据地,公元年,李密仓皇投靠瓦岗,因才能出众,逐渐掌握瓦岗军政大权,后自立为帝,建国号“魏”,史称“大魏”,大魏政权声势浩大,实力强劲,严重威胁大隋王朝统治,公元年,李密因骄傲自满而流失了许多人才,大魏内部开始出现矛盾与内讧,且愈演愈烈,公元年,各路反王合力攻打大魏,大魏形势岌岌可危,李密被逼无奈投降李唐,历时6年的大魏灭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