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的推动和奶业振兴政策引导下,呼和浩特以火箭般的发展速度,成为中国乳业的风向标、领航者,创造了一个属于草原都市的传奇。伴随着奶业振兴号角的吹响,“中国乳都”呼和浩特奋勇争先、勇立潮头,为奶业健康发展插上了绿色、生态、科技、环保的翅膀,不断夯实“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全产业链建设,加速向“世界乳都”这个更高目标迈进。乳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市场终端,纵贯一二三产业,是典型的“粮头食尾”全链条产业,是保障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稳定器”,也是关系到十几亿消费者生活的民生产业。乳业,也是呼和浩特重点培育的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六大产业集群”之首,通过培育以乳业、草种业为龙头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围绕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全产业链建设,带动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做强做优,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呼和浩特在政策和产业布局中多措并举、持续发力,深入实施奶业振兴行动,打造世界一流的种源、饲草、奶源基地,全面推进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重点项目——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等“千亿级乳产业集群”的建设,不断夯实奶业发展基础。年在全区率先出台了《呼和浩特市奶业发展扶持政策(试行)》,两年兑现中央、自治区和市级补贴资金1.5亿元;年疫情期间,为缓解乳品加工企业收奶压力,保障养殖场利益,启动生鲜乳收购价格补贴,兑现补贴资金余万元;随着《呼和浩特市打造以乳业为核心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三年行动方案(-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国乳都”总体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全市奶业振兴工作多点开花、阔步向前。

为养而种循环发展模式逐渐形成

奶业振兴,牧草先行。推进奶业振兴,关键是要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针对目前奶产业链优质牧草供给能力低问题,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为了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全面落实研发投入攻坚和创新主体“双倍增”的政策举措,专班推进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全力开展优质牧草技术攻关项目,从品种选择到田间管理再到最后的加工利用进行了35个课题的联合技术攻关,并为奶牛牧场配套优质饲草料用地,目前全市青贮玉米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优质苜蓿草、燕麦草种植25.7万亩,现有饲草种植基地每年可为全市30余万头奶牛提供各类优质饲草近万吨,初步形成了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数字化的为养而种循环发展模式,牧草种植加工对奶业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渐凸显。据记者从呼和浩特农牧局了解,饲草产业已经纳入呼和浩特市重点工作当中。年,呼和浩特确定了打造培育“以乳业、草种业为龙头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目标,并于去年年底修订印发《呼和浩特市奶业发展扶持政策》,强化草畜一体化发展,对优质牧草种植给予持续支持。随着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乳业产业园两个千亿级项目快速实施推进,同时奶羊产业作为丰富奶源结构的重要产业推动,全市奶牛、奶山羊存栏的快速增长也带动了饲草产业的同步发展。在科技支撑方面,呼和浩特积极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推进种养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草畜一体化生产经营智能管理,目前呼和浩特农牧局的智慧乳业平台提供的数字化服务已覆盖到全市70万亩饲草料基地。在农企联结方面,呼和浩特通过采取饲草料土地流转、“订单种植”“订单养殖”等模式,将更多农民群众纳入奶业发展链条上来。截至目前,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运营模式,21万户农户进入奶业产业化经营链条。通过中国中化现代农业(内蒙古)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带动初步建立起现代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有效引导金融服务和保险服务的介入(已有2家金融服务机构、2家保险服务机构、1家大型社会化服务机构),为奶业饲草业发展提供数字化信息化服务。年,全市将建设优质饲草料基地万亩,其中青贮玉米种植万亩,自给率持续保持%,苜蓿、燕麦等优质牧草的种植30万亩,其中优质苜蓿新增种植面积3万亩。目前,全市种植苜蓿草已确定8个项目,种植面积1.55万亩,计划5月中旬开始春播工作。其余仍有4个项目在积极协商中,项目落地后计划进行夏播。

牧草基地建设让奶业绿色发展的底色更亮

呼和浩特城西,阴山南麓,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的建设正如火如荼,现在这里已是全球乳业最为瞩目的热土。从建设中的伊利全球智慧工厂往北,直抵阴山脚下,一座近万亩的与健康谷各项目融为一体、形成配套,集生态功能、高效农业、休闲观光、科学普及等为一体的高质量绿色发展生态长廊也已初具雏形,未来将成为呼和浩特发展以乳业、草种业为龙头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记者了解,绿色生态牧草长廊是敕勒川乳业开发区的一部分,与伊利全球智慧工厂,智慧牧场一起形成种-养-加一体的乳业产业集群,建设完成后将形成完整的牧草-奶牛-乳业的草牧乳产业链格局,产业链生态体系完整,代表了全球乳业最先进的产业发展模式(草畜肥一体化、智能水肥一体化、种养加一体化)。绿色生态牧草长廊将建成牧草产业示范基地、农业科技展示基地、牧草科普教育基地、牧草公园休闲基地,城中农场观光基地;充分将五项功能融为一体,既考虑到产业发展的科技示范性,也考虑到乡村振兴中人居环境的健康休闲性,也体现出产城融合的景观性。绿色生态牧草长廊以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设计为起点,年12月20日开始规划,建设周期为二年;年12月结束。年3月底前完成土地流转,4月份正式开始建设,年主要以牧草种植为核心,6月份开始周边项目的建设;依据资金和项目需求陆续开展。让我们把目光从呼和浩特城西转到城南,走进和林格尔县台基营苜蓿草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肥沃平整的广袤大地,这里是呼和浩特优质牧草技术攻关项目五个基地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基地——0亩的苜蓿草种植基地,于年4月开始投资建设。“现在这里已经完成了头茬返青前的施肥、土壤封闭工作,预计6月初开始头茬收割。”相关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台基营苜蓿草种植基地采用世界一流的灌溉设备,拥有圆形喷灌机8台、绞盘式喷灌11台、立杆式喷灌套。其中,美国林赛指针式喷灌设备覆盖1亩,通过互联网远程控制系统,随时随地手机控制,实现云智能喷灌。以色列耐特菲姆滴灌设备覆盖试验田亩,通过精确计算和自动控制,向作物提供精准的水份和肥料,实现水肥一体化,在稳定产量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为解决苜蓿草种源‘卡脖子’问题,基地大胆尝试国产苜蓿替代进口苜蓿给奶牛饲喂,分别在和林格尔县、赛罕区的现代化牧场进行试验,逐步进行替代,目前饲喂占比已经从20%提高到现在的90%,奶牛各项乳指标没有明显变化,单产还有上升的趋势。”据记者了解,台基营村这0亩优质苜蓿种植基地是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核心区苜蓿草种植版块,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奶业振兴战略作为试点在全区范围内遴选出来的优质牧场基地。作为“呼和浩特市优质牧草技术攻关项目”,这里通过对低产田和盐碱地的流转改造,以及经过两年的种植探索和国内外专家的技术指导,今年,台基营苜蓿草种植基地种植的紫花苜蓿将进入丰产期,六月初头茬收割时产量将有很大的提高,目前,台基营基地优质牧草种植已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为下一步打造万亩苜蓿示范园区,助力呼和浩特率先在自治区实现奶业振兴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科技创新支撑,绿色环保先行,在乳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呼和浩特的饲草料基地建设也在同步跟进。扩大优质牧草种植,加快草畜一体化发展,从一棵草开始,在乳业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上,呼和浩特正在交出一份让人点赞的绿色生态答卷。丰富的土地资源,良好的发展环境,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建设的全面推进,呼和浩特正在形成以乳业及健康产业为核心,高新技术产业、绿色智能产业带动下的产业集群式发展与一二三产融合式发展的新格局。打破我国优质牧草长期以来依靠进口局面,解决牧草发展“卡脖子”问题,呼和浩特市将继续通过主动出击,积极争取,强化服务,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和理念,大力实施饲草保障能力提升工程,深入推进“为养而种、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草畜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启动优质苜蓿草种植技术攻关项目,不断提高饲草料种植水平,促进种养结合,保障全市乳业健康稳定发展,为全面推进奶业振兴奠定基础。来源:《乳业时报》记者杜兆侠统筹/梁靖苑校读/梁靖苑初审/张翼张耀终审/赵敏

END

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使用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