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土城子乡上土城子村北有一座古城,依山傍水,水草丰美,我国古代许多王朝都曾在此驻兵设治,它就是北魏古都盛乐城。

盛乐古城南边靠近东西摩天岭群山,北面连着土默川平原,西南有宝贝河(古称金河)流过,是连接关内至阴山南北的要冲之地。

近年来,考古人员在盛乐古城发现了多座古代墓葬,并出土了大批极具史料价值的文物。

在这之中,战国墓葬有多座,占到了总数一半以上。这说明了盛乐古城在战国时期人口已经非常密集。

当时,中原各国称北方的少数民族为“狄”,史书记载,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曾经到狄国避难。我们在盛乐古城发现了重耳的“耳铸公剑”,这也许可以证明,盛乐城就是“狄国”的政治中心。

盛乐古城的古代墓葬

到了西汉时期,这里叫成乐县,归定襄郡管辖。东汉时,改名盛乐,归云中郡。

胡三省在《通鉴注》里记载:“按盛乐,《前汉书》作成乐,属定襄。《后汉书》作盛乐,属云中。”

三国曹魏时期,定襄、云中二郡都被迁到今山西省境内,盛乐地区被中原王朝“弃之荒外”。

西晋遭受“八王之乱”后,国力衰微,北方各部族趁机崛起。公元3世纪中叶,原本生活在兴安岭(大鲜卑山、鲜卑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在首领拓跋力微的统帅下,逐渐强盛起来,拥有“控弦士马二十余万”,他们迁居到了土默川平原。

拓跋力微遂盛乐古城举行了一次部落酋长祭天大会,然后定都盛乐。

西晋建兴三年(公元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猗卢被封“代王”,建立了“代”政权,他以盛乐为北都,以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东)为南都。

东晋咸康四年(公元年),拓跋什翼犍即代王位。咸康七年(公元年),拓跋什翼犍在盛乐旧城南又修筑了盛乐新城,并于东晋永和二年(公元年)迁都盛乐(拓跋猗卢死后,拓跋鲜卑一度分裂)。盛乐地区成为了拓跋鲜卑比较稳定的政治中心。

什翼犍时期,拓跋鲜卑拥有部众几十万,统治了主要包括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西省北部等地区。

公元年,前秦苻坚率军讨伐代国。什翼键年老多病,无力反抗,只得带领部族向北逃去,但被前秦军队追上,什翼键被杀,代国灭亡。

公元年正月,什翼犍的孙子拓跋珪在牛川(今呼和浩特市南部)召开部落大会,即代王位,年号为“登国”,再次定都盛乐。

不久,拓跋珪改称魏王。他四处征战,开拓了疆土,征服了许多部落,势力日益强大。

于是,拓跋珪建天子旗号,改元“皇始”。他随后迁都平城,即皇帝位,改元“天兴”,成为北魏的开国皇帝大道武帝。

这样,盛乐城失去了都城的地位,但在北魏的历史上,它仍然占有较高的位置。

到了北魏末年,盛乐城再次被废弃。

盛乐博物馆

龙朔三年(公元年),唐朝把原本的“渤海都护府”迁到了盛乐故城,改名为“云中都护府”,第二年又改称为“单于都护府”,也称“单于大都护府”。盛乐古城再次成为了内蒙古中部的重要政治军事中心。

天宝四年(公元年),唐朝又把振武军迁到了单于大都护府。《元和志》卷4记载:“单于大都护府,今为振武节度使理所。……本汉定襄郡之盛乐县也,后魏都盛乐亦谓此城。”

辽代在这里设立了振武县,金代改称为振武镇,元代又改称为振武城,并在浑河北设置红城屯田所(今和林格尔县小红城)。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年),明朝在此设置了云川卫。后来,明朝放弃了卫所,这里成为了蒙古族土默特部(旗)的牧地。

康熙年间,清朝在这里设立了驿站。据《中国地名辞源》记载,驿站名叫二十家子,按照蒙语音译,就叫作“和林格尔”,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名称。

盛乐博物馆

雍正六年(公元年),朝廷在这里设立和林格尔理事通判厅,乾隆元年(年)设置和林格尔协理通判厅,乾隆二十五年(年)改为和林格尔理事厅,光绪十年(年)又改为抚民通判。

民国元年(),这里正式改名和林格尔县。新中国成立后,和林格尔县先后隶属于绥南专署、萨县专署、平地泉行政区、乌兰察布盟行政公署,年归呼和浩特市管辖。

盛乐古城是出塞入塞的要冲,是阴山一带军事重镇和交通枢纽,是历来兵家的必争之地。正因为如此,它成了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交汇融合的重要地区之一。千百年来,重耳流亡、苏武牧羊、昭君出塞、拓跋建国……一幕幕精彩的历史故事曾经在这里上演,并将永久流传下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