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乐故都与武川白道
盛乐古城(西汉归定襄郡,东汉归云中郡,唐代设单于大都护府。今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南接东西摩天岭群山,北连土默川平原,西南有宝贝河(古称金河)环绕,依山傍水,是连接关内至阴山南北的要冲之地。历代王朝在此驻兵设治,历经沧桑。虽经千年风雨,古城遗址的墙体保存基本完好,城廓清晰、城垣雄伟。经考古发现的战国至元明各个时代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它被认为是内蒙古地区面积较大、保存较好、跨越历史年代最长的古城遗址。盛乐古城遗址魏晋之间,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力微率部从河套平原迁居呼和浩特地区,在盛乐举行了一次部落酋长的祭天大典,并建都城。公元年(西晋建兴三年),拓跋猗卢被封“代王”,建立“代”政权,并以盛乐为都。公元年(东晋咸康四年),什翼犍在盛乐故城南筑盛乐新城,实行定居。公元年(东晋永和二年)迁都盛乐,成为拓跋鲜卑比较稳定的政治中心。公元年,什翼犍的孙子拓跋硅珪恢复部落联盟领导地位,在牛川(今呼和浩特东南)召开部落大会,即代王位,年号登国,不久又改称魏王。他大力推动社会进步,“离散诸部,分土定居”。在保持游牧经济的同时,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在盛乐地区“息众保农”“计口授田”,经济繁荣,呈一时之盛。拓跋珪四处征伐,节节胜利,开疆拓土,征服了许多部落,势力日益强大。公元年,拓跋珪从盛乐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即魏皇帝位,是为道武帝,历史上南北朝时代的北魏王朝正式开启,完成了从塞外草原游牧政权到中原王朝的嬗变。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这个从呼和浩特出发的王朝,为缔造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统一黄河流域的封建王朝奠定了基础。北魏盛乐古城(微缩)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年迁都洛阳之前,“行幸阴山,观云川”,即来到阴山祭天。据文史专家考证,孝文帝“观云川”之地,即位于呼和浩特市武川县蜈蚣坝顶上西南一公里处的北魏皇帝祭天的圆形房屋遗址。此处遗址海拔米,为一个高大的土筑圆形台基,周缘环绕有土筑垣墙,分布范围约平方米。房址内径约15.5米,外径为32.5米,东南部留有宽约一米的门道,房内出土少量祭祀用的陶罐。在圆形房屋外围有内外两道放羊、马等祭品的环壕,从中出土少量马和羊的肢骨等。圆形房屋外边有内外两个垓,即皇帝祭天时文武官员陪祭站立的平台。此处皇家祭祀遗址在形制上结合了中原王朝祭祀礼制和北方游牧民族祭祀传统,年代上早于西安隋唐圜丘和北京明清天坛,为研究我国古代皇家祭天发展史、北魏祀天礼仪制度提供了珍贵实物证据。在阴山之巅修筑中原形制的祭坛,体现了北魏王朝接受中原传统礼制、融入华夏的决心。北魏皇家祭天遗址拓跋部的统治中心南移后,另一游牧部族柔然崛起。公元年,柔然大军南下,围云中,破盛乐。为拱卫首都、抵御柔然,北魏王朝在平城以北沿边地区设置了六个军事重镇,合称六镇。并将降服的敕勒族(也称高车)安置在漠南的广阔地域内,此即“敕勒川”的由来。六镇中,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是武川镇(今呼和浩特市武川县)。《魏书》记载:“盛简亲贤,拥麾作镇。配以高门子弟,以死防遏,不但不废仕宦,至乃偏得复除。当时人物,忻慕为之。”平城时代,武川成为高官的回翔之地,国家的军事重镇。洛阳时代,北魏政权汉化,讲汉语、穿汉服、读汉典、娶汉女、行汉制。而留在北边的六镇,却保持胡俗,近塞居住的汉人,也因此沾染胡风。“六镇反身袭夺洛阳,俨然是北方胡化集团袭夺了中原汉化集团。”武川成为祸乱之源和帝王之乡。清代史学家赵翼《二十二史札记》云:“周、隋、唐三代之祖,皆生武川,……区区一偏僻弹丸之地,出三代帝王。周幅员尚小,隋唐大统者三百余年,岂非王气所聚,硕大繁滋也哉。”北魏末年,以武川豪强为核心形成的军事集团——关陇贵族集团(八柱国中,武川人有其五;十二大将军,武川人有其四),起源于武川,初建于汉中,共创建了四个王朝——西魏、北周、隋、唐(开创者宇文氏、杨氏、李氏共10位皇帝、2位皇后均出自于此)。陈寅恪先生在《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武川白道遗址武川白道之名,最早出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芒干水(汉代名为荒干水,即今流经呼和浩特平原最大的黄河支流大黑河。)又西南,迳自白道南谷口。有城在右,萦带长城,背山面泽,谓之白道城。自城北出有高阪,谓之白道岭。沿路惟土穴出泉,挹之不穷。”现今在大青山蜈蚣坝山脚下,依然可见北魏白道的断壁残垣。公元年,东突厥沙钵略可汗为避西突厥和东边新兴契丹的攻击,向隋求援,并于次年迁移到漠南,寄居白道川(今呼和浩特平原)。公元年,隋封突利可汗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并先后在呼和浩特以南的地方筑大利(今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南)、金河(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河口镇)、定襄(今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二十里上城)三城,供启民可汗居住。唐初,东突厥更加强盛,时常深入唐的领土。公元—年,唐朝出兵十余万,在白道口大破突厥,灭颉利可汗政权。颉利部众仍居漠南地区,唐设云中、定襄都督府来管理,后又在云中故城(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设立云中都护府,后又改称单于大都护府来统辖云中、定襄等都督府。公元年,唐在今呼和浩特附近到河套狼山边防地带修筑三个军事城堡(称为东、中、西“受降城”),断绝了东突厥南下之路。公元年,唐在古盛乐城设置振武军节度使,因而时称呼和浩特地区为“振武军”。“安史之乱”后,西突厥一支沙陀部定居云中,后助唐镇压农民起义,实行割据。丰州城:
从军事重镇到丝路重镇
公元十世纪初叶,契丹兴起建辽。当时呼和浩特地区属于辽西京道丰州管辖。其故城遗址在今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周围约4.5公里,大部分淤埋地下,只有东南面遗留部分城墙和废墟。在故城的西北角上,有一座建于辽应历年间(约—年)的古塔,名“万部华严经塔”,通体雪白,历经千年,仍巍然耸立。是辽代丰州城遗留至今唯一保存完整的建筑物,也是我国现存辽塔中最精美的一座。因塔体表面涂有一层白垩土,既美观又能让塔身保持干燥,俗称“白塔”。(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即因此而得名)它犹如一把利剑,直插碧空,洁白的塔身与悠悠的白云相辉映,阳光从塔尖洒下,塔身瑰丽多彩,古朴雄浑,这就是呼和浩特八景之一“白塔耸光”。亭亭玉立的白塔正面呈八角形,塔高55.5米,为砖木混合结构。底部塔座大部分埋于地下,由须弥座、栏眉、莲花台三层组成,朵朵莲花,线条优美,形象逼真。顶部塔刹由刹杆串联着的宝瓶、宝盖和相轮,分别代表着功德圆满、佛法无边和十三层佛天的极乐世界。塔身共有七层,每层廊檐下都悬挂着风铃,共有个。微风拂面,风铃叮当,沉静安宁。塔壁上塑有天王、力士、菩萨等浮雕,堪称辽代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万部华严经塔后辽又攻下盛乐城,设振武县,与白塔附近的另一个县——富民县,同归丰州管辖。据《辽史》记载,当时已有一千二百户。十一世纪初,丰州城已经相当繁荣,城郭、宫殿、庙宇、宝塔、村庄遍布。年,辽特在此设一榷场(交易市场),借此征收商税,丰州成为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族进行贸易交换的集市,金、银矿、盐业、陶瓷业成为重要经济来源。公元年,金灭辽。金从东北嫩江沿岸起沿呼和浩特地区、阴山山脉到河套西曲之北,修筑起一条长达三千余公里的界壕和许多边堡。丰州成为金界壕军事聚落的四个中心防御据点之一,“沿边劝举耕种”和“规画农事”,以供养军队。《金史地理志》记载,丰州共有两万二千六百八十三户,如按每户平均五人计算,则有人口十万左右,这在当时已是人口较多的州邑了。丰州城是辽、金的军事重镇,两代都派天德军节度使驻守(辽一度改称应天军),故时称丰州城为天德军。元时仍称丰州,属中书省大同路管辖。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元初呼和浩特境内就有不少环以墙垣的城村,居民多从事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元朝推崇商业,丝绸之路所经之地兴起了一系列商业城市。曾主持设计元上都、大都的元朝重臣刘秉忠出塞经丰州时,曾在《过丰州诗》中写道:“山边弥弥水西流,夹路离离禾黍稠。出塞入塞动千里,去年今年经两秋。晴空高显寺中塔,晓日平明城上楼。车马喧阗尘不到,吟鞭斜袅过丰州。”这时的丰州城已从沟通南北、连接东西的边疆重镇成为车马络绎、市场喧嚣的塞外商城了。在辽代所建的万部华严经塔中,考古发现了现存最古老的纸币(元朝“中统元宝十文交钞”),也证明了这里曾经商旅云集百货交汇。(未完待续)END
图片为作者提供小编码字不容易
喜欢就请点个吧
更多精彩文章,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