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小宋自造”香炉,元代。内蒙古博物院藏。高42.7厘米,口径25.5厘米。呼和浩特市郊区太平庄乡白塔村出土。通体施天青色釉。颈部有一方形题记,刻“己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十五字楷书。己酉年为元武宗至大二年()。为国内罕见的元代钧窑瓷器。钧窑镂空带座摩羯耳瓶,元代。内蒙古博物院藏。高58厘米。呼和浩特市郊区太平庄乡白塔村出土。腹部前后饰两上凸起衔环兽面纹,额头刻有“王”字。瓶身下部为五只攒尾骆驼组成的高座,器体形成骆驼队驼负宝瓶行进的造型,意匠小中见大。胎釉厚重,鲜艳的玫瑰紫彩斑,增强了釉色的质感美,为元钧瓷珍品。龙泉窑粉青釉划花缠枝牡丹纹凤尾尊,元代。内蒙古博物院藏。高50.4厘米,口径20.5厘米。呼和浩特市郊区太平庄乡白塔村出土。此瓶通体施天青色釉,釉色润泽,造型美观,为元代龙泉窑瓷中的精品。褐釉划花盘口穿带瓶,唐代。内蒙古博物院藏。口径9.3厘米,底径9.3,高32.6厘米。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出土。盘口,腹两侧有穿带,这些都是为适应游牧民族生活而出现的特征,是北方游牧民族所用瓷器。虁纹龙耳套环青铜罍,春秋。内蒙古博物院藏。高28.7厘米,口径20厘米,通耳宽37.8厘米。赤峰市宁城县小黑石沟出土。螭首双耳,肩部饰蟠螭纹一周,腹部饰倒三角纹,内填蟠螭纹,又组合成饕餮状。“安阳”石币范,战国。长9.4-10.6厘米,宽4.5-9.4厘米。包头市麻池窝尔吐壕出土。内凹,上有注铜口,中间有两个布币的形状。布币上阴刻“安阳”两字,字为篆体。(图片版权均属内蒙古博物院所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