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地处雁门关外,“左踞雁门,右恃偏关,南屏宁武,居三关之中,为南北咽喉,东西要路”。朔州自古就是内外长城衔接处的一座重要的驻军及后勤补给站,是内外长城纵深防御体系中一处极其紧要的战略基地。
朔州右玉县地处晋蒙两省交界,右卫古城则位于县城的西北部,距县城25公里,北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接壤,曾是朔平府治所在地和右玉县人民政府驻地,现为右玉县四大建制镇之一,是山西省的北大门。
右卫镇自古就是北方重镇,始建于战国时期的善无城(今右卫镇),历经秦汉,北魏时建立善无郡。唐天宝年称静边城,驻静边军。明洪武二十五年()右玉设定边卫,卫城(今右卫镇)就建在善无故城废墟上,城下还压着一古城,先后历时17年建成。万历三年右卫城从以前的土城,变成了砖砌城,从而更加坚固,壮观。
卫是明朝时期的一种军事编制,到清雍正三年(年),该地撤卫而设为右玉县,所以从那时开始,直至年,中共右玉县委、县政府搬迁,这里一直都是县治所在地。作为一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曾经无比的繁荣。
城内建有将军府、都统府等衙署所。明清两代建造的社稷坛、先农坛类及各种官观寺庙50多座,有明伦堂、玉林书院等大小儒学学堂。还有府库、县库、恤政、接税厅等几十处。再看四大街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大商号50多家。修建于明代的宝宁寺,这里曾藏有稀世珍品“敕赐镇边水陆神祯”绢画,是“土木堡之变”后御赐,安放在宝宁寺的,现存于山西省博物馆内。
右卫城就是众多边塞古城之一。地处塞外,狂沙四起,黄沙在高大的城墙下止步了,年复一年,黄沙越来越多,大有黄沙围城的架势。如任由黄沙发展,右卫城,终究会被黄沙吞噬。而如今登高望远,黄土高坡上线条纵横,草木葱茏,苍头河水碧波荡漾,好似一幅江南美景图。年,右玉人民开始大规模的植树造林,黄沙止住了脚步,右玉周围一片绿海,当年的不毛之地变成如今的“塞上绿洲”,右玉人书写了一部绿化传奇。
右玉古城也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城楼部分已经整修完毕,一座新的右卫城展现在世人面前。古城街巷整齐,街上车水马龙,行人熙熙攘攘,充满生活气息。右卫艺术粮仓由原来的右玉县城关粮站改建而成,展出的油画作品多为右玉的山川景色,如今这里已是数十家高校的写生基地。
相信随着当地旅游业越来越发达,来到朔州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右卫古城的知名度将会越来越高,很多游客肯定也将会发现这一低调的小众宝藏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