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刚过,呼市和林县盛乐镇台基营村的亩苜蓿草萌发新绿。这一棵棵苜蓿草,是喂养奶牛的“香饽饽”,也“种”在了奶产业链最前端。
“流转土地种植苜蓿草,每年为富源牧业和林牧场提供牧草-吨,解决了奶产业链的前端问题”,项目负责人张然说。
他介绍,土地流转后,对每年每户每亩地补贴元,村委会积极与犇腾牧场、富源牧业、和盛嘉康药材公司等驻村企业协调,就地安排就业,村民就业率达到70%,户均收入达到4至5万元,把农户紧紧地吸附在产业链上。
据了解,年,依托“呼和浩特市优质牧草技术攻关项目”,由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接,内蒙古富源国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利用台基营全村流转的近亩土地种植了紫花苜蓿,全部用来为富源牧业和林牧场提供牧草。
为实现从一颗草到一杯奶的跨越,呼市和林县坚持“为养而种,以种促养”原则,按照“依托一产、壮大二产、催生三产,一二三产联动融合”的思路,加快推进全产业链发展,不断做大经济总量,全力打造百亿级乃至千亿级的绿色产业集群。
和林县从建设高标准农田入手,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开展饲草料订单种植。组织对接蒙牛集团旗下的30家牧场与70家种植大户及合作社签订了15万亩青贮玉米订单协议;蒙牛、盛健与草都、正缘等公司签订了3万亩苜蓿草和6万亩燕麦草订单协议;正大集团与7个乡镇个村签订了33万亩籽粒玉米订单协议,总饲草料种植面积达57万亩。
“牧场现奶牛存栏量头,每年为蒙牛集团提供吨鲜奶,且原奶微生物和体细胞控制水平已经达到并超过日、美、欧牧场管理水平,从源头上保证了鲜奶的质量。”富源牧业和林牧场负责人高健刚说。
在蒙牛集团的带动下,和林县已建成奶牛牧场30个,存栏7.4万头,规模化养殖率达到%。引进内蒙古盛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建成饲养规模只的标准化奶山羊养殖牧场12个,引进只进口纯种奶山羊。依托全球强正大集团建设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已建成投产3个15—18万头规模生猪养殖基地和1个头规模种猪场,年出栏生猪达到50万头。
为全力推动优势特色奶牛、奶羊、生猪主导产业及加工业提档升级,呼市和林县立足地理条件,依托绿色产业集聚优势,实行“羊进山、牛入川、猪封闭、加工在园区”,形成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
“预计到年,我县奶牛养殖量将达到17万头,奶山羊养殖量将达到37万只,生猪养殖量将达到万头。总饲草料种植面积将达到95万亩,可基本满足全县牲畜饲草料需求”,呼市和林县农牧局局长云月清说。
记者:李艳红
通讯员:张晓琴
编辑:孙瑞娟戴乐(实习)
审核:屈春莲
在看点一下大家都知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