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近日,在内蒙古盛乐国际生态示范区林业碳汇项目试验区和林格尔县白彦图村发现野生狍子的踪迹,这也是项目成立12年来的首次拍到狍子野外回归的影像资料。

该项目自年实施以来,通过多方的努力,逐步修复和保护了当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发现,从项目开始时植被种类不足30种,目前已达到77种。从前已逐渐消失的赤狐、獾等兽类,斑翅山鹑、环颈雉、阿穆尔隼、凤头百灵等鸟类也在项目区频繁地出现。野生狍子的回归,验证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廊道建设的科学性,为野生动物生存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该项目是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老牛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和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合作,在中国北方地区成功开展的第一个半干旱区林业碳汇示范项目,主要是探索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当地社区可持续发展等多重目标在干旱半干旱区落地实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