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酒渣鼻最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10117/8598818.html

全文字视频2条H51条阅读需10分钟

人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心;生活在哪里,哪里就是舞台。这是乌兰牧骑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在蒙古语中,乌兰是“红色”的意思,牧骑指的是嫩芽,牧民亲切地称呼这支队伍“红色文艺轻骑兵”。几十年来,乌兰牧骑扎根基层的精神没有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在新时代,我市各支乌兰牧骑队伍在与时俱进中又踏上了新征程。

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勉励他们继续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

年,是首府乌兰牧骑事业辉煌发展的一年,乌兰牧骑队员们感受到伟大时代的召唤。他们深入基层一线采风,创作了一大批主旋律、接地气、鼓舞人心的优秀作品,40多部“接地气”“贴民心”的小戏小品、歌曲舞蹈作品创作完成。各乌兰牧骑生机焕发,一系列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服务百姓的文艺演出遍地开花,截至11月,各乌兰牧骑深入农村牧区、学校军营、厂矿企业,共开展演出服务多场(次),为基层群众送政策、送文化、送知识、送技术、送医疗、送物资,把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的关心送到了最基层。

一年来,各乌兰牧骑结合自身文化特点、群众喜好,创作推出一批讴歌改革开放40年辉煌成就、展现党的十九大宏伟蓝图的“接地气、有生活”反映百姓身边事和身边人的现实题材作品,开展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多种文艺宣传。在“文化扶贫”工作中,全市各支乌兰牧骑围绕励志奋斗、脱贫攻坚及乡风文明建设等主题,以歌曲舞蹈、小戏小品演出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凝聚全市脱贫攻坚的“精气神”。

呼和浩特市经过认真调研和缜密设计,在现有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武川县3支乌兰牧骑队伍的基础上,恢复组建了市直属、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赛罕区4支乌兰牧骑队伍,并依据呼和浩特市艺校教学资源及食宿条件,成立了呼和浩特市乌兰牧骑培训中心,使全市乌兰牧骑队伍达到7支,队员达到了近名,实现了乌兰牧骑旗县的全覆盖。同时,积极鼓励业余乌兰牧骑队伍建设,充实乌兰牧骑队伍力量,成立了呼和浩特市小小乌兰牧骑、百支社区乌兰牧骑、60多支文化馆(站)志愿者乌兰牧骑,通过专群结合、资源整合,乌兰牧骑服务群众的广度和频度得到了有效加强,乌兰牧骑精神得到广泛发扬。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