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纷乱终结于晋朝,但西晋安稳了百年有余,从东晋开始天下又进入了纷乱的局面。之后鲜卑崛起,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权并统一北方,和南梁南北对峙。后北魏大乱,分裂为东魏(高欢掌权),西魏(宇文泰掌权)。侯景之乱打破三方力量对比,北强南弱的态势加剧,北朝两魏趁机占领了大片南朝土地。后北齐代东魏(高家为帝),北周代西魏(宇文家为帝),南陈代南梁(陈霸先为帝),后杨坚建立隋,取代北周,后又击败南陈,一统南北天下,中华大地再次进入大一统的局面。

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角独孤信就是在南北朝这个纷乱的背景下脱颖而出,留下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历史轨迹。甚至贡献了一门三皇后,三代皆不同的事迹。

独孤信(公元年—年),原名独孤如愿,字期弥头,鲜卑族人,云中郡(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人,西魏、北周两朝将领,八柱国之一。

魏晋末年,天下大乱,各少数民族纷纷南下,建立自己的政权。公元4世纪末,北方鲜卑拓跋部异军突起,联合其它部族,重建代国,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匈奴独孤部作为北魏46个部落之一,地位显赫,时常和拓跋部王室联姻。

独孤信就出身于鲜卑化的匈奴贵族之家。传说他年少风流,长相俊美。有一天,独孤信骑马到城外打猎,回家时被风吹歪了帽子,被城里人看见了,觉得很帅,于是第二天,全城的男子争相模仿,都歪戴着帽子。

独孤信弓马娴熟,武艺高强,作战勇猛。最开始跟随葛荣(北魏时期河北农民起义军首领,曾建立短暂的广安王朝(年九月—年九月)),屡立战功。年葛荣被尔朱荣(北魏王朝权臣、军事家,独掌大权,相当于当年的董卓)打败战死后,追随尔朱荣,升为别将。年,迁武卫将军。

随着高欢打败了尔朱氏,废了尔朱氏立的孝闵帝,改立孝武帝元修(拓跋部后改姓元)。孝武帝元修封高欢为大丞相,渤海王,高欢从此走上了权臣之路,成为了第二个尔朱荣。

公元年,孝武帝元修因惧怕权臣高欢弑君篡位,率领洛阳的宗室和大臣西迁长安,投奔据守关西的宇文泰。独孤信抛家舍亲,单骑护主,追随孝武帝西奔长安,获得了忠臣的美名,封浮阳郡公。

高欢另立新帝,导致北魏分裂为东、西魏。独孤信挂帅出征,被任命为都督三荆州诸军事、尚书右仆射、东南道行台、荆州刺史,欲征讨东魏,夺回荆州。独孤信不负众望,顺利平定三荆,坐镇西魏东南。

半年后,东魏两大杀手锏高敖曹和侯景联手来袭,独孤信兵力不足,寡不敌众,由于退路被切断,独孤信权衡再三,只能撤到南梁境内。在南梁居住三年后,梁武帝萧衍念其忠义,准许他返回北方,独孤信得以回到西魏(话说梁武帝萧衍真是个好人,敌国来投奔都是好好招待,甚至还给兵给马的)。

年,独孤信回到西魏之后,又跟从宇文泰收复弘农、破沙苑、攻克洛阳。

年,任秦州刺史,镇陇右,政绩卓著,以诚信出名,老百姓都愿意归附,所以宇文泰赐名为信。

三年后,西魏在邙山之役中惨败,独孤信与于谨成功阻拦高欢的追兵,使西魏诸军安全撤军。

年,独孤信升为柱国大将军。

公元年,西魏大军东征之后,独孤信又升任了大司马。

年,西魏恭帝拓跋廓禅位于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北周孝闵帝),北周建立,独孤信迁太保、大宗伯,进封卫国公,可谓荣耀到了顶峰。

同年,权臣宇文护擅行废立之举,赵贵与独孤信谋划政变,但被独孤信拒绝,但最终仍然被宇文护逼自尽。后隋朝建立,追赠赵国公,谥号为“景”。

独孤信传奇的不只他波澜壮阔的一生,还有他3个女儿分别成为了北周、隋朝、唐朝连续三代的皇后,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令人惊叹。

史书记载独孤信有7儿7女。

长女嫁给宇文毓,宇文毓即位,成为北周明帝。长女也被立为皇后,谥号明镜皇后。

四女儿嫁给了北周安州刺史、诸国将军李昞,李昞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父亲。她生下了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后来,李渊称帝,封他的母亲为“元贞皇后”。

第七个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了建立隋朝的杨坚,封为文献皇后。文献皇后很有政治才能,经常参与议论国家大事,故而宫中称她和杨坚为二圣。另外她还坚持皇帝一夫一妻制,对杨坚多有管束,让隋文帝杨坚对她是又爱又恨。

另外,独孤信的7个儿子也都先后封侯,也有“一门三皇后,七子皆封侯”的美谈。

史上最强老丈人,同样也算是最硬的爹。但历史的车轮始终滚滚向前,独孤信的传奇也终究成为了历史,即便那些闪耀了几百年的门阀世家也终究成了历史尘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