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照片和林格尔县的生态文明建设,犹如一部气势磅礴的绿色“进化史”。40年来,从荒凉瀚海到无边绿野,生态文明理念已渗入这个城市的肌理中,勾勒出一幅幅“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景。绿色星火——必须守住生存之绿从呼和浩特市南行70多公里,途经浑河,便可抵达和林格尔县大红城乡境内的白二爷沙坝。据老辈人回忆,在改革开放初期,这里每到春季就会刮“大黄风”,风一吹就黄沙漫天,不见天日,庄稼被沙土掩埋的情况时有发生,屋瓦被掀掉、柴草垛被掀翻更是家常便饭。周围1万多亩农田已被流沙吞没,五六个村庄的村民被迫搬迁他处。若不治理,黄沙将以每年3至5米的速度向东西扩张。面对如此窘境,抉择迫在眉睫。“治不好白二爷沙坝,我这个县长不当啦!”现任和林县盛乐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曾经的专业治沙队队员李俊,时隔37年依然清晰地记得时任和林格尔县县长云福祥当时的抉择——必须守住生存之绿!年6月,52岁的云福祥亲自上阵,带着人的治沙队开进了白二爷沙坝。自此,一场轰轰烈烈的“县太爷大战白二爷”的治沙大战拉开序幕。“云县长指示:4点半起床,5点出工,晚上7点半收工,9点熄灯。”“女队员南坡6天,北坡4天;男队员西坡10天。”“云县长指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定要抢抓时间,发扬拼搏精神,大战天。”……在专业治沙队队长乔义珍藏且已泛黄的工作手册上,那段30多年前战天斗地的峥嵘岁月跃然纸上。刘俊钱是至今坚守在白二爷沙坝的一员,现在是治沙站副站长。据他回忆,刚进白二爷沙坝时条件特别艰苦。睡觉的地方就是一间大库房,几十人紧紧挤在木板搭起的通铺上。入夜后,风沙肆虐,沙子从破旧的窗户吹进来,直接在棉被上又加了一层沙被。每天一声哨响,治沙队伍就迎着曙光向沙漠腹地开进,得疾行25里才能到达六号山山顶。而中午饥肠辘辘之时,打开饭盒却发现米饭上面窜进了蚂蚁,中间的酸了,四边儿都干了……那时,治沙队女队员干的活和男队员一样,挖坑、种树、背树苗,样样不落。往山上挑水,一走就是3个多小时,手指磨破,手掌打泡,缠块手绢咬着牙继续干。一个女队员一天能挖60多个直径80公分、深1米的树坑。治沙队女子分队队员景美枝17岁就进沙坝种树,这一干就是10多年。现在,她和40多户当年的治沙队员已经在此安家落户,村名就叫沙坝4号村。就这样,百余名青年组成治沙专业队在和林格尔县的白二爷沙坝种下追梦绿色的种子,将昔日黄沙漫漫、寸草不生的12万亩“魔鬼大三角”改造成了林海屏障。这颗绿色的种子,犹如星星之火,开始在和林格尔燎原。全面增绿——依托生态工程多点发力深冬,寒意逼人。每天清晨,家住和林县城关镇的侯国征都要顺着北山生态工程区的山道,美美地走上几圈,感受这几年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新变化。“这都是退耕还林带,年我们一起种下的樟子松,现在长这么高了。每天来看看它们,我心里头高兴!”作为城关镇林工站站长,侯国征对于眼前的这片景致很是自豪。站在山头,环视四周,只见眼前全是苍翠的绿色。一棵棵樟子松迎风摇摆。从整齐划一的间距可以看出,全是人工栽种。“这一片以前全是荒山,立地条件也差。为了成活率高,就用了容器种植法,费了老大劲了!”侯国征回忆道,“但是,不种树不行呀,荒得都要起沙子了。当时大家栽树的积极性都很高,退耕还林项目进行得很顺利。”其实,渴望发展的种子一直深埋在和林格尔人的心中。年,国家各项重点生态工程启动,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来了。这机遇,他们抓住了!依托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及自治区植被恢复造林项目,和林格尔县向全面增绿进发。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森林植被恢复等工程项目,在山丘区和风沙区累计完成人工造林多万亩,并通过封山育林使80多万亩林地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山地有林面积占到了区域总面积的60%以上,丘陵沙区有林面积占到区域总面积的40%以上,全县林地总面积稳定在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5%。一花独放不是春。和林格尔县还精心实施重点区域绿化,实现“多点开花”,对通道两侧、宝贝河及浑河流域、城镇园区及村庄周边等重点区域进行绿化,高标准绿化通道多公里、河渠多公里、村庄多个。从十几年前开始,每年开展1-2次大规模生态建设义务劳动,平均每人每年完成1亩以上整地任务,在县城周边建成了东10万亩、西10万亩、环城10万亩等高质量的典型示范生态工程。绿色发展薪火相传。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单位、全区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全区三北防护林建设先进集体……一个个荣誉是和林格尔县一代代生态建设者艰辛的汗水和对“绿水青山”的价值坚守与不懈追求。精心布局——生态优先培育绿色产业“走生态文明之路,就是让‘一点绿’变成‘一片绿’,让‘一片绿’汇成‘和林绿’。”“我们将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和林格尔新区建设等机遇,大力弘扬白二爷沙坝精神,主动融入,积极作为,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和林特色的生态文明之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福祉的内在要求。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林格尔县委书记王威亮的话掷地有声。如何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发挥出生态的经济效益,让参与生态事业的群众能够直接从中获得长远可持续的经济效益,形成林业草业经济和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这是和林格尔县正在考虑和探索的问题。每年盛夏,和林格尔县南山芍药节都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这里种植了亩芍药花,有近百个品种,还有50万株的草花,一片花海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年接待游客多万人次。环云谷和林格尔自行车公开赛、和林格尔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中国速度赛马大奖赛、中华民族大赛马传统耐力赛……这一系列在和林格尔县举办的知名赛事,不仅提升了和林格尔的城市品位和知名度,也有力带动了零售、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从以平凡的“小草”做起,致力于草原生态修复并创建国内首个生态大数据平台的“蒙草”,到精心培育良种苗木,率先实现碳汇交易的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蒙树”,它们扎根于这方热土,在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更直接或间接带动了周边农村数以千计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态产业链。绿水青山,不仅仅是展示和林格尔县的“金名片”,而且成为和林格尔县可持续发展的“摇钱树”和“聚宝盆”。(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白喜辉施佳丽郑学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571.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