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笔直的柏油路穿白二爷沙坝林场而过,路两边的林子尽管枝叶还没有抽芽,但属于春天的甜润气息已经扑面而来。再过些时日,这里又是一片绿色的海洋。
眼下正是防火戒严期,为巡查火情隐患,林场副林长刘俊钱每天都要开着皮卡车在这条路上往返好几次。“以前这里是一望无际的沙子,根本没有路。一刮大风天昏地暗,高中时和同学一起去县里上学路过这里,隔三五米远就看不清同学的脸了。”59岁的刘俊钱回想过去记忆犹新。
从浑黄到青绿,白二爷沙坝林场是属于呼和浩特市和林县人的独特记忆。
白二爷沙坝地处和林格尔、清水河和山西省平鲁县三县交汇区域,横卧在黄河中游的古力半基河与浑河之间,生态区位非常重要。20世纪80年代,由于干旱少雨、过度开垦等因素,白二爷沙坝已经成为和林县境内风沙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约有万吨泥沙经浑河输入黄河,同时,沙丘借助风力每年以3到5米的速度向东西方向扩张,吞噬着周边的农田和村庄。
刘俊钱的家就在沙海的边缘。“风沙从冬刮到春。清明过后种下的小麦,才刚刚长出小嫩苗,一场大风过后,要么被沙子埋了,要么被连根拔起。大家只好补种上成熟期短的豆类、糜黍等杂粮,有时候一年要补种好几次,收的粮食也只是勉强糊口。”庄稼种不成,养畜又没草,农民生活艰难。
要想保住家,必须先治沙!年,新上任的县长云福祥决心带领群众治沙。一支人的专业治沙队迅速集结,拉开了“大战白二爷沙坝”的序幕。
吃够了沙子的苦,20岁的刘俊钱毫不犹豫加入了治沙队。“春天种树,夏天雨天点柠条、种草籽,伏天整地,秋天继续造林,冬天采籽,闲暇的时候县长还会请来专家为我们讲课。”刘俊钱说。沙子里缺水,雨水变得无比珍贵。有一次难得连续六七天下雨,刘俊钱和队员们抓住机会没日没夜地点柠条、种草籽,衣服好几天都没干过。
有了雨水,树苗和草很快就能扎根发芽。而经过一冬天风沙的洗礼,能够活下来的却寥寥无几。“第一年种不活第二年再接着种,有的地段反复治理了十几次才看到效果。再难大家都没有泄气,那时候想着只要能活一棵我们就没有白干。”刘俊钱说。
没有房子,治沙队就借住在附近老乡家里,十几个人挤在一个炕上,夜里连身都翻不了。沙区没有路,步行走到种树的地方要两三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队员们自带干粮,中午冷窝头就凉水简单吃一口,躺在沙窝里展展腰,下午接着干。“太阳落山,收工的口哨吹响,可没人走,大家都想再多挖几个坑、多种几苗树,一直到天完全黑了才肯离开。”刘俊钱说,那时候他连做梦都在拼命种树。
最难忍的就是饥饿。治沙队都是年轻人,苦重,粮食本不够吃,饭菜又没油水,常常还没走到种树的地方就又饿了。后来,治沙队建起了场部,有了宿舍和食堂,又养上了猪、种上了菜,生活条件才得到改善。
按照“前挡后拉、四面包围、中间开花”的治理思路,即先在沙丘的底部四周种上草,然后在沙丘上点柠条、种树,就这样,一个个移动的沙丘被固定,一点一点的绿连成一片一片的绿,一片一片的绿连成一望无际的绿。到20世纪90年代,12万亩荒沙变成了绿色海洋,流动、半流动沙丘得到有效治理,植被覆盖率从不到15%提高到85%以上,白二爷沙坝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绿色壮歌,成为全国闻名的防沙治沙典范。
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白二爷沙坝的绿水青山不仅为黄河阻沙源、为内蒙古山西两省区三县涵水源,也成为和林格尔县可持续发展的“金山银山”。
“以前白二爷沙坝只有一种颜色,就是黄沙的颜色,土路、土房子、土院墙,看见一棵树都稀罕的不行,庄稼也是‘种一坡收一车’。现在一年四季景不同,随着生态改善、水土得到保持,庄稼产量高、品质好。周边好几个村还引进了龙头养殖企业,不少村民在企业打工,月收入能达到三四千,企业也大量收购农户的玉米,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好日子。”刘俊钱介绍。
明年刘俊钱就要退休了,但是他希望白二爷沙坝的历史和故事被更多人铭记。(记者霍晓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