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山西省地图,会发现其北部,位于长城南侧一东一西分别有两个县,名字是左云县、右玉县,其中左云在东部,属于大同市,而右玉在西部,属于朔州市。
山西省北部,长城以南有左云、右玉两县
左云、右玉,是不是挺像一幅对联?可是按照《声律启蒙》所说,不是“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吗?如果按照写对联来说,应该是左云、右雨才对,虽说“玉”和“雨”谐音,但是作为撰写对联时严格讲究对仗的古人,这样的“错误”是无法容忍的吧?
其实左云、右玉两个地名并不是从写对联得来,而是经过了一番比较复杂、历经时间较长的变迁,才最终得到这两个地名的。
年《晋省地舆全图》中的左云和右玉,右玉县同时是朔平府治
据清《山西通志》记载:
明洪武二十五年,于兹地初设定边、镇朔二卫,寻省。永乐七年复设左右二卫,属大同镇。英宗正统十四年徙边外诸卫于内地,以玉林卫并入右卫,名右玉林卫,以云川卫并入左卫,名左云川卫。
顺治康熙年间,地仍明制。雍正三年,准晋抚诺珉条议,升右玉林卫为朔平府,设右玉县,附郭。改左云川卫为左云县。
以上记载中的“卫”,是明朝都司卫所制中的一级,是卫指挥使司的简称,数府划为一防区设卫,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一般以五千六百人为卫。卫所军士有军籍,世代为军户,大部分时间屯田,小部分时间驻防。有战事时上战场厮杀,没有战事就在驻地屯田。
卫所还分为实土卫所、无实土卫所两种。在内地的府州县,因为卫所设于已有行政区划建置的府州县境内,军户与屯田和民间的田地混杂在一起,不能形成管辖区域,称为无实土卫所。而在边疆地区,由于没有设置府州县,卫所就兼有管辖民户,办事民政事务的功能,就是实土卫所。
清初有很多卫所改为了县,这些能够直接改为县的卫所往往就是实土卫所。
明朝地图中还只是右卫、左卫,玉林、云川两卫的因素还未出现
在今天的山西省北部一带,在明朝初年卫所设置的并不算多,从明洪武十二年到二十五年之前,羁縻卫所外,只有6卫和1个守御千户所。后来由于不断遭受残元势力的进攻,于是广置卫所用于日常防守。
洪武二十五年(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命令大批官员到山西各府州县籍民,“阅民户四丁以上者籍其一为军,蠲其徭役,分隶各卫,赴大同等处开耕屯田”,每户有四个人丁即选择其中之一成为军籍,免除其在家的徭役,而属于各卫,到大同等地进行屯田。
这次籍民,抽丁范围涉及山西宁武以南的各州县,共籍了十六卫的军,约8万余人。其二十六年(年)二月,在大同以东置大同后卫及东胜左、右,阳和,天城,怀安,万全左、右,宣府左、右十卫;在大同以西置高山、镇朔、定边、玉林、云川、镇虏、宣德七卫。
明万历三十一年的《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中,玉林卫、云川卫已分别迁入大同右卫、左卫
与本文有关的玉林、云川2卫就是置于此时,不过在这个时期,两卫治所并不在今天的左云县、右玉县,而是位于长城之外,玉林卫的治所在今天山西右玉县西长城之外不远处,云川卫的治所在今天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
与玉林卫、云川卫一起所置、治所在今天左云、右玉的分别是定边、镇朔2卫,不过很快就被撤销。后于永乐七年(年),在原镇朔卫城、今左云县治新设大同左卫,在原定边卫城、今天右卫镇新设大同右卫。
《中国历史地图册》中的4卫及原玉林、云川2卫治所位置关系示意图
英宗正统十四年(年),把在长城之外的诸卫迁到长城之内,其中玉林卫与大同右卫同城而治,为了便于称呼,合称“右玉林卫”;云川卫与大同左卫同城而治,合称“左云川卫”。虽然名字是合称为一个,其实是1城为2卫的治所。
直到清朝顺治七年(年)把玉林卫并入大同右卫,改名右玉卫,裁云川卫入大同左卫,改为左云卫,到此时才结束1城2卫的局面。雍正三年(年)右玉卫、左云卫分别改置为右玉县、左云县,其县名一直用到今天。右玉县还从雍正三年一直到民国初作为朔平府的治所,时长达年。
年《山西地图集》中的右玉、左云,当时右玉县城还在右玉镇
右玉县的治所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又经历了一次变动,于年迁至了梁家油坊,也就是今天的新城镇。原县城所在地右玉城镇于年合并了周边的杀虎口乡、高墙框乡,组成了右卫镇。今天,右玉县因为开展植树造林运动而凝结出来的“右玉精神”,被全国人民所熟知。
或许,对于喜欢工整对仗的古人们来说,在改名的时候还真的参照了“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只不过右玉的“玉”字取的是“雨”的谐音。这样一来,既照顾了历史上一直使用的地名,又照顾到了负责改名的官员的“雅致”情怀,这样的改法可谓是相得益彰,给我们今天也留下了一对美好的地名。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642.html